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瞄准“世界级”。(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墨 王成龙 通讯员 张珊妮
2月20日,武汉市东湖高新区党工委扩大会上透露,2021年,光谷力争研发投入强度超过10%,发明专利总数突破2.1万件,并首次提出全新的“221光谷产业体系”。
随着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创大走廊的全面启动,在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与国家科创中心的新一轮创新发展期,光谷从过去30年侧重产业创新,到如今在原始创新能力上,不断加码。
年内,围绕多个大科学装置与5大省级实验室密集布局,光谷在推动源头创新方面,将支持领军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科研院所、高校等,建设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和产业创新联合体,大力提升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的技术创新和产业服务能力。
同时,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持“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运作,深化工业技术研究院改革。所谓“四不像”机构,是指不像企业、不像高校、不像事业单位,也不像科研院所,但是却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此外,还将推进武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核心集聚区建设,加快建设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武汉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创新中心。
2021年,光谷高新技术企业有望达到4000家,瞪羚企业超过500家,独角兽企业超过7家。
今年,光谷首次提出了“221产业体系”,即由“光芯屏端网”、生命健康两大万亿产业集群“两强带动”,数字经济与新消费“两新融合”,同时抢抓“未来产业”。
在这一产业指挥棒下,光谷将搭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产业,支持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等数字消费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发展。量子科技、脑科学、区块链等未来产业,也将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蓄能发力。
在重大产业项目上,加速推进小米二期、药明康德、迈瑞医疗等项目投资;在对外开放上,力争引进外向型企业5家,实际利用外资22.6亿美元,促进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三区联动”发展。
光谷“科技之城”的获得感,也将在今年得到大幅提升。重点区域,5G基站有望实现全覆盖,新型智慧城市、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应急等,都将装进“光谷城市大脑”,改变光谷居民的生活。
交通出行领域,将推动武汉东站投入运营,加快轨道交通19号线一期,以及高新大道、高新二路、高新三路、光谷科学岛等“三线一点”重点工程建设,光谷还计划新建超过4000个新能源充电桩。年内,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间和综合管廊全面建成,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体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