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辉
□ 通讯员 曹鑫
4月的赣鄱大地,田畴初绿,垂柳泛青。
地处鄱阳湖与赣江之滨的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象山镇河林村,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远远望去,鳞次栉比的新村楼房一字排开,一座座果蔬大棚错落有致,一片片鱼塘碧波荡漾。目光所及之处,秀美乡村景色美不胜收。
而几年前,这个村子却是另一番景象。河林村曾是市级贫困村,全村共有393户137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户27人。“好女不嫁河林郎,半夜马桶漂上床”,曾是河林的真实写照。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河林村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依法治理,结合紧邻赣江支流、河多地平的优势,精准施策,大力发展生态种植养殖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如今,河林村整村脱贫出列,旧貌换新颜。
近日,《法治日报》记者来到河林村蹲点采访,实地感受这个昔日贫困村脱贫后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
党建促发展 贫困变小康
一场春雨过后,记者乘车从象山镇政府出发,沿着一条6米宽的柏油公路,5分钟便到达河林村。
“以前,这里甚至没有一条像样的进村公路,从镇里到村里要绕好大一个弯,开车要半个小时。”象山镇党委副书记万大毛告诉记者,以前的河林村“两委”班子较弱,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脱贫攻坚引领作用发挥不到位。
2015年以来,南昌市政府办公室先后派出3批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选派优秀科级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针对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驻村工作队坚持以党建引领,指导开展创先争优“五好”党支部活动,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重点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和基层民主协商等制度,完善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推行党务村务公开。
“驻村伊始,村干部和群众普遍持观望态度,驻村工作队得不到百姓理解和支持,工作一度很被动。”河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曹龙友说。
如何破题?驻村工作队从盘活村集体闲散资源入手,将突破口选在了“一塘一园”整治上。在调研中他们发现,村委会门前有个臭水塘,垃圾漂浮、蚊虫滋生,群众意见很大;九房自然村有一块20余亩荒废百年的祖坟地,可以在不破坏祖坟的基础上种植果树。
但整治坟地建议一提出,就遭到了党员干部反对,他们认为祖坟地数十年都没人动过,老百姓绝不会同意,要办成此事几乎不可能。
驻村工作队没有气馁,找党员干部和村乡贤逐个做工作,并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作用,争得群众理解支持。
工作队的诚心打动了村民,最终这片祖坟地被开垦成了20亩的爱心扶贫果园。同时,工作队筹措资金对臭水塘进行改造,修广场、建围栏、种杨柳、养金鱼,让昔日的臭水塘变成了今朝的村民休闲景点和垂钓乐园。
“这两件事在河林村党员、群众中产生强烈反响。”河林村党支部书记熊运胜说,这不仅增强了驻村工作队在村“两委”和群众中的威信,也极大激发了群众脱贫攻坚的斗志,为河林村后续顺利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流转、产业发展等奠定了基础。
如今,河林村变美了,产业兴旺了,百姓生活变好了。河林村贫困户人均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2600元增加到2020年的17000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014年的零元增加到2020年的30万元,2017年整村脱贫,2018年贫困户全部脱贫,河林村成为南昌市精准脱贫示范村。
送法进乡村 和谐有保障
2020年6月23日,江西求正沃德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昊收到一份聘书,河林村聘请他为公益律师,为村民提供法律宣传、法律咨询、法律答疑解惑等公益服务,聘期3年。
此举打通了基层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便捷法律服务,有效增强了群众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推进了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
当年7月,象山镇在河林村举行村民认领承包村产业园果蔬基地种植大棚签约仪式,河林村11户村民与南昌德弘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签订了合同。
“合同事先征求了律师意见并作相应修改,目的就是最大限度让村民受益。”李昊告诉记者,合同约定以“公司+基地+承包户”的经营模式,公司对承包户免费开展技术培训、免费提供种苗、免费提供销售平台,并在品质同等条件下,优先销售他们种植的果蔬产品。
此后,在律师参与和见证下,河林村又与南昌市政公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其中,涉及土地权益转让和乡村产业收益等事项,都必须一一明确。”李昊说。
近年来,河林村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和法治乡村建设,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效能,切实解决可能存在或已出现的侵害农民合法权益问题,让法治为乡村治理护航。
象山镇党委书记万炎山告诉记者,结合综治宣传月和“法律六进”活动,河林村大力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一批以村干部、人民调解员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通过深入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村民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控能力。
此外,镇村加强依法治理,通过构建“1+3+5+N”网格化管理机制,建好镇、村、组三层网格,健全矛盾排查、信息收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督查考核五项机制,完善党委领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
脱贫感党恩 奋进新征程
今年3月26日,一场丰富多彩的“脱贫感党恩、奋进新征程”文艺下乡活动在河林村举行,为村民献上了精彩的文化大餐。
“乡村振兴,既要外塑其形也要内塑其心,既要物质也要精神。”新建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钟静怡说,通过文艺下乡活动,把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送到家门口,不仅丰富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激发了脱贫群众感恩奋进的决心。
据了解,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南昌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这一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以“绣花”功夫、过硬举措、务实作风,尽锐出战,80个省市级贫困村全部如期出列,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河林村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我做梦也没想到,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面对记者采访,成功脱贫的河林村村民熊西平脸上笑开了花。
“曾经被人揶揄的河林村,已经变成了‘有女喜嫁河林郎,家家户户住新房’的新村庄。”曹龙友告诉记者,河林村下一步将做好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围绕“生态立村、旅游兴村”发展思路,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打造好吃、好玩、好看的乡村旅游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