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网讯 近日,中宣部命名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其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入选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与惠州市惠城区中医医院护士刘家怡荣获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
患者至上 初心如磐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是我国高水平临床科室之一,自1951年创办,70年来始终以扞卫人民健康为己任,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锐意创新服务特色、热心服务社会公益。2003年抗击“非典”,科室创下广东省和全军综合医院单个科室收治患者最多、治愈率最高、死亡率低和医护人员零感染多个“最”;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形势严峻,全科积极迎战,戮力同心投入疫情防治;作为广东省定点收治医院,感染内科成为战疫最前线;驰援湖北,科室副主任、原小汤山医疗队队长郭亚兵带头签下红指印战书,除夕率队奔赴武汉;学科带头人侯金林主任赴荆州洪湖支援……
青年精英团队
引领乙肝防治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是我国高水平的临床感染病科室之一,是国家重点学科(消化病学)肝病部、国家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器官衰竭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是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单位、亚太肝病学会前任主席单位。
这支七成成员都为35岁以下青年的精锐团队,由骆抗先、侯金林、郭亚兵等一个个响亮的名字领衔,国家杰青、珠江学者、广东省杰青等人才辈出。
在与乙肝这一全国性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作斗争的过程中,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预防新发感染以及通过优化抗病毒治疗提升疗效来延缓疾病进展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提出制定了我国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流程,形成国内首个专家共识,可使60%~80%慢乙肝患者免于肝活检;首次提出“乙肝母婴零传播”新理念,创造性开展“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构建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乙肝母婴传播全程防控跨学科跨社区临床管理体系,为3万多乙肝孕妇成功阻断母婴传播;各项研究成果被国际指南引用12次,国内指南引用11次。2015年版中国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由其主持制定,2012年和2015年版亚太乙肝防治指南也有他们的贡献。
老党员骆抗先
楷模力量感动全国
“奉献”是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代代传承的基因,患者至上的仁者大医、服务大众的奉献精神在这个团队代代相传。
90岁老党员、我国着名传染病专家骆抗先便是这个团队的旗帜和标杆。毕生奋斗在乙肝防治一线,把患者放在第一位,为了摘帽“乙肝大国”呕心沥血的他,多次被授予“南粤楷模”“时代楷模”以及“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却朴素得连登上奖台穿的西装都是借来的。在他的带领之下,骆抗先工作室长期致力于基层医院医务人员规范化的肝病诊疗培训,持续深入清远山村开展慢乙肝早防早治筛查工作。
为了让群众正确认识和面对乙肝,2006年开通的“骆抗先的新浪博客”平台,面向乙肝患者及肝病专科医生进行科普,访问量已超过1300万;“心肝情缘”志愿服务开展义诊、赠药、免费体检;精准健康扶贫帮扶多家基层医院……
小汤山老将
红指印振奋战疫士气
不忘抗疫使命,坚守医者初心。每一次全国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救治战斗中,都有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医护的身影。2003年抗击“非典”;2009年甲型H1N1流感、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登革热、诺如病毒……
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来袭,南方医院是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省级定点救治医院之一,感染内科全体医护人员责无旁贷,纷纷主动取消春节休假,“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全体医护人员轮番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迅速腾空4层楼含6间负压病房作为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集中隔离治疗病区。
战“疫”号角吹响时,感染内科副主任、原小汤山医疗队队长郭亚兵教授带领24名队员签下了红指印请战书,极大鼓舞振奋了全国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士气。随后,郭亚兵临危受命,在大年廿九再次挂帅,带领广东省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逆行出征武汉抗击新冠,投入了激烈的战斗。
中流砥柱
权威科普精准科研
战“疫”关键时刻,作为全国知名的感染疾病专家、学科带头人侯金林主任参与广东省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向全国科普疫情防控知识;他加入广东医疗队,支援荆州洪湖,快速启动新冠病毒抗体检测,提升病毒检测能力,大大缩短了患者确诊时间;学科团队联合武汉市汉口医院,首次提出适用于确诊或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
护士李娟在护理病人。
作为科室抗疫第三梯队的肝脏肿瘤中心年轻的护士们在护理部发出组建百人新冠应急分队的号召不到1小时的时间,就有12名符合条件的年轻的护理骨干踊跃报名,最后护师严莹、护士李娟请缨成功,2月10日赴武汉荆州支援。作为“准新娘”的李娟护士面对疫情,坚决延迟婚礼支援湖北,始终相信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爱和希望;疑难感染病区护士长谢红燕在理顺科室新冠疑似病人的收治流程后积极请缨,共赴湖北荆州,继续抗击新冠疫情。唐利波副主任医师临危受命,远赴伊朗德黑兰,协助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和南方航空公司,顺利将171名在伊朗中国公民接回长沙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
战疫援边 冲锋在前
近日,中宣部命名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许可慰教授荣获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许可慰曾白衣执甲,率“无敌中山医”军团驰援武汉,在隔离病区创建ICU病房,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他心系祖国边疆军民,多次参加援疆援藏对口帮扶工作,为藏族同胞、戍边战士服务,发起“粤疆同心救治结石宝宝公益项目”,推动新疆边远地区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他是“逸仙ICU”创建者
许可慰教授参加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有丰富的泌尿系肿瘤、结石诊疗经验,发表论文40余篇,率先提出上尿路结石整体微创治疗策略,得到同行广泛认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许可慰主动请缨,以医院医疗队总领队、临时党总支书记的身份率领医院151名医务人员驰援武汉,坚守抗疫最前线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58天。在前线,他兼任广东省驰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副书记、中山大学援鄂医疗队临时党委书记,带领中山大学512名队员,在生死考验中英勇奋战。
许可慰
广州日报推出的“庚子英雄传”报道中曾记录下许可慰在前线的战斗身影:作为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医疗队的总指挥,他统筹物资、人力、作战方案。他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党员冲锋在前,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抗击疫情的强大战斗力。他及时发展165名医护人员火线入党,为党组织补充了生力军。
面对高强度的医疗救援工作压力,他经常跟队员们倾谈交流,舒缓队员心理压力;他指导各临时党支部创建党群小组,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适度开展小范围活动,守望相助。
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许可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经常深入隔离病区查房,对救治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他推行多学科协作和医护一体化查房,搭建前线——后方远程会诊平台,为每位患者制定最优诊疗方案;创建“逸仙ICU”以便“集中火力”加强对危重症患者的深度救治;他是心系患者的好医生好党员,建立出院随访群,24小时解疑答惑。
他率领医疗队坚守武汉,创造良好的条件接收其他医疗队撤离后移交的重症患者。一批批重症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多次获国家卫健委督导组褒奖。他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并深入校内外单位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开展数十次党课,宣讲伟大的抗疫精神。
他是“结石宝宝”的守护者
作为一名有20多年党龄的党员,许可慰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同时,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战场和健康中国建设,多次参加援疆援藏对口帮扶工作。率领医院国家医疗队深入被称为“生命禁区”的西藏仲巴边疆,开展巡回送医送药活动,为仲巴藏族同胞、戍边战士送去了健康福音。
2018年,他牵头发起“粤疆同心救治结石宝宝公益项目”,利用节假日率领专家团队前往喀什地区免费救治维吾尔族肾结石患儿,已成功为60多名特困家庭的“结石宝宝”免费手术,被人们赞为“结石宝宝的守护者”。
同时,他为粤疆两地的医师搭建新的交流学习平台,把超微创的肾结石手术带到边疆,悉心传授给当地医生,更好地造福当地患者。该项目还为超过1500名儿童做健康筛查,为南疆的医疗卫生事业和民族团结工作做出了贡献,这也让他荣获“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追击病毒 勇挑担当
成立于1960年的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集职业病防、诊、治、研、管、教和核化事件应急处置为一体,医院立足岗位发扬学雷锋精神,慎终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笃实职业健康之基,为决战脱贫攻坚贡献职防力量。
主动承担
急难险重防控任务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省职防院坚持以党建引领抗疫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做好驰援湖北、支援广州、转战海关、增援指挥部、指导复工复产和院内防控六项工作。
省职防院支持凉山州专项监测工作。
省职防院医务人员主动承担急难险重的防控任务,不计生死、逆行出征,先后派出45名专业技术人员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其中11人逆行湖北,院党委书记易学锋先后任广东省援助湖北医疗队总领队、临时党委书记、援武汉医疗队副总指挥和临时党委副书记。6名同志支援广州6个区的疾控中心,28名同志支援广州海关,深入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外防输入,内防感染,成为守护国门的监察兵。
白衣执甲,历经鏖战,涌现出以王烁为代表的抗疫先进个人典型。
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省职防院牵头制定10多份防控指引,通过公众号等方式在线普及防控知识技能30多次,参加数字政协“委员会客室”在线为企业解答疫情防控问题,参加WHO“中国应对COVID-19网络研讨会”介绍广东复工复产经验。
成功抢救
严重中毒患者3000多人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省级中毒急救中心,先后完成了岭澳核电、广州石化、南海炼油、广州本田汽车出口基地、中国东方电气出海口基地等1000多个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和放射防护评价工作,解决了近1500家企业及医疗单位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难题。
省职防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起草编制国家标准110多项,主编出版专着11部,取得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软件着作权30项。
省职防院协助政府妥善处理了北江铊污染、镉污染等职业病和中毒事件数百起,成功抢救严重中毒患者3000多人,派出专家400多人次到上海、江苏、浙江、甘肃、广西等地指导中毒事件处理。
省职防院抓住高水平医院建设和突发职业与环境疾病医学应急救援中心两个支点,扎实推进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重点职业病和危害因素监测,补齐我省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应急救治短板,积极争取《广东省突发职业与环境疾病医学应急救援中心建设项目》成功纳入“十四五”规划优先项目。在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我国的职业病预防、诊断、治疗发展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成国内首家
职业健康科普公益场馆
省职防院始终践行学雷锋精神,发扬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
医院提供人才支撑,选派青年干部1人前往清远英德市江古山村驻村扶贫,为扶贫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开展技术援疆、援藏、援青、援凉山州工作,协助当地开展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以及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监测、职业卫生监测等工作。成立王烁志愿服务队,共组织开展敬老助残、健康宣教、扶贫帮困等各类志愿服务15次,服务对象超过1000人次。
面对弱势群体中的病患,省职防院除肩负防病治病任务外,还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勇担重任,为劳动者提供法律援助、去现场调查取证,帮助劳动者争取应有的权益,积极开展职业健康宣教工作,防范因病致贫。
省职防院带动全省开展“职业健康千人千场”品牌宣传活动,有效凝聚全省机构共建品牌,让职业健康科普知识走进广大企业和社区。2016-2020年面向全省共印发宣传材料超过100万份,组织全省范围开展“千人千场”“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等职业健康主题宣传活动,宣传受众超过500万人次。建成国内首家职业健康科普公益场馆——广东职业健康体验馆,并带动省内东莞、湛江、广州和省外武汉等地的多家技术机构和企业等启动筹备建设职业健康科普场馆,进一步扩大影响。有效推动全省职业健康宣传工作迈上更高台阶,带动全省形成合力,扩大了广东职业健康科普宣传在全国的影响力,护航脱贫攻坚战。
惠州市惠城区中医医院护士刘家怡:
尽己所能 展现青春
近日,中宣部命名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惠州市惠城区中医医院护士刘家怡入选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是两位广东代表之一。
“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
去年10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提到,在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紧要的时刻,来自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4万多名医护人员中,三分之二是女性。其中,有一位来自广东省的小护士还不满20岁。这位小护士名叫刘家怡,正是广东省援鄂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之一。2020年2月9日,她随援鄂医疗队北上;2月18日,她在武汉度过了难忘的20岁生日。
刘家怡参加的是惠州首批援鄂医疗队,也是广东第11批援鄂医疗队。自从获悉武汉疫情后,她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并在去年1月20日参加了首次防疫培训。让她意外的是,自己能有机会参加援鄂医疗队,一开始她想着自己所在的医院规模较小,一般来说,大医院的医生、护士会优先入选。
刘家怡
去年元宵节,正在上夜班的刘家怡看到微信群里征召援鄂医护人员的紧急通知,她没来得及与父母商量就立即报名了。然后继续上夜班,忙完该干的活,直到下了夜班,凌晨1点多回到家才将这个决定告诉父母。当晚,刘家怡的父母一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她父亲早早就将她送上医疗队的专车。当医疗队抵达湖北办理住宿登记时,大伙方才得知刘家怡是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刚开始,刘家怡被随机安排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进行舱内护理,一周后调整到出舱口负责指导医护人员脱防护服、进行物品消杀。
刘家怡坦言,很多人都不明白脱防护服为什么要设一个专门的脱衣班来指导,这是因为防护服在进方舱之前是干净的,但出来就变脏了,危险性非常大,所以脱防护服时只能由脱衣班帮助他们往上卷着脱。换言之,刘家怡的工作就是防疫医护人员的最后一道关卡。
脱衣班位于通道中的一间临时板房,只有6平方米,每天有60多个人要通过这里才能出舱,特别是保洁人员、安保人员等,刘家怡要协助他们科学安全地脱防护服。撕胶布、脱帽子等动作看似简单,但如果动作幅度太大,容易产生气溶胶,黏在头发上就有感染风险。所以,一天下来工作还挺累的。刘家怡表示:“我刚开始也没有完全适应,总觉得自己做得太少,而入舱的前辈们冲在最前线,做最重要的事。所以,我希望尽己所能,展现青春最美的样子!”
至今,刘家怡偶尔回想往事也会感到后怕。穿着防护服,刘家怡时常感觉闷,出汗后还会将全身的衣服弄湿,感觉非常难受。有一次呼吸困难,她不得不扶着墙走出门透气。脱下防护服时,她发现因为缺氧,自己的胳膊都变色了。还有一次在处理医疗垃圾时,她不小心把手套戳了个小孔。为此,她担心了好几天。
“我追随的光,是五星红旗的星光”
刘家怡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对女儿去湖北参加医疗队非常惦记。后来,她的父母每天都会跟她视频通话,并提醒她几句。
因为年龄小,刘家怡受到不少关注。在去年2月22日,有记者在采访她时表示,“你还是一个孩子,还需要别人帮助呢。”刘家怡回答:“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当时她眼里含着泪,竖起大拇指,为自己和同伴们点赞打气。
刘家怡回想,当时说这句话是脱口而出。她想的是,方舱其实就是一个战场,上了战场,就没有身份、年龄之类的考虑了,大家都是战士。这句话经过媒体报道后,刘家怡受到了多方的关注。尤其是习近平主席还在联合国大会纪念北京世界妇女大会25周年高级别会议上提到了刘家怡说的这句话。对此,刘家怡说自己挺意外的,却又很兴奋,太受鼓舞了。
惠城区中医医院甘院长在去年10月1日晚看到了这段视频后,立即将视频转发到了医院工作群里。同事们也纷纷给她点赞,这令刘家怡非常开心。
在当晚深夜,刘家怡在朋友圈里转发了这个视频,并写道:“我追随的光,是五星红旗的星光”。她说,来自习主席的肯定,是对自己最宝贵的激励:“这些话在我的心里指引我向前,我会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更坚定我自己的选择。”
从湖北回来后,刘家怡非常感谢社会的关心和挂念,当时就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表示接下来要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不断提升能力。去年7月,医院独立开设内科,刘家怡利用闲暇时间重点学习内科护理学,还报名参加函授课程,每天下班后花一两个小时上网课。
同时,刘家怡还多次接受相关单位邀请分享援鄂抗疫故事,比如跟惠州东江干部学院的学员、惠州市的大中学校新生们、大亚湾的青少年们、惠州市妇联和市文明办举办的惠州市传承弘扬好家教好家风行动等。她说:“现在我更懂得何为责任与价值,我要努力进步,为守护人民健康持续奋斗。”
前些天,刘家怡被评为“2020年惠州十大魅力人物”之一,榜样的力量将成为惠州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任珊珊、秦仲阳、何雪华 通讯员邓淑云、李晓姗、林伟吟、惠城宣、黄曼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