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以种业自主打破发展中国家“基因赤贫宿命”丨长江评论

来源:网络 2021-02-24

长江网评论员周劼

农业领域有句熟语:“粮”安天下,“种”铸基石。一个国家农作物种子供给保障有力,便能有效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的竞争,首先是优良品种的竞争。利用各种现代生物技术不断培育稳定高产的优良农作物品种,不断扩大其种植面积,是种业竞争的焦点。

传统农业数千年来培育出农作物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数据显示,人类历史上,传统农业数千年来大约培育了5000个农作物品种。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74%的耕地种植新品种水稻,60%的耕地种植玉米新品种,74%耕地种植小麦新品种——这意味着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70%以上的主粮需要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进口种子,因为世界上90%以上的主粮种源专利控制在他们手中。

这就产生了一个很多专家指出的所谓发展中国家“基因赤贫宿命”:发展中国家为了增产稳产,不得不高代价引进发达国家的高科技种源,反过来,这些种源加剧了其自身传统农业的萎缩,导致大量的传统基因资源丧失,不得不更加依赖种源进口,从而陷入受制于人的恶性循环。基因赤贫,加剧了国家农业安全的风险。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打种源翻身仗,面临着高质量种源创新培育和多样性种源收集保护两个战场。

令人欣慰的是,细数我国历年来的种业成就,可以看到,中国的种业一方面强调新品种的研发培育,另一方面也注重本土基因的保护和传承。比如,我国加大了主粮和蔬菜作物分布散乱的野生“表亲”的收集保护,划出保护区,把“野生种”从濒临灭绝的境况中抢救出来,将珍稀物种放入“避难所”,包括野生水稻在内的诸多野生种群成了重点保护对象。

近年来,我国在多地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农作物、蔬菜、草类等种质资源中期库。地处湖南的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就收集保存麻类资源15000多份;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国家种质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库保存13科129属420种(含亚种、变种)共3642份牧草种质资源;中国水稻种质中期库收集、保存各类稻种资源75106份。而国家级的“国家农作物种质保存中心”贮藏的一般作物种子寿命可保存50年以上,其贮存的种质数量已突破50万份,长期保存的种质数量处于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种质资源大国。

我国也加大了利用遗传资源“宝库”创新培育作物新种质。据统计,近三年间“国家农作物种质保存中心”就有450份种质在育种和生产中得到有效利用,直接用于生产265个,育成新品种231个,共累计推广面积9.17亿亩。

看了这些,也就理解了中国农科院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科技支撑种业“翻身仗”六大工作,第一条便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原因了。

梳理历史,每一次重大农业变革都是从基因的多样性中找到突破点,上世纪60-80年代,水稻和小麦矮秆基因的发现与利用,推动了第一次“绿色革命”;野生稻雄性不育系的发现与利用,培育出三系杂交稻品种,带来了第二次“绿色革命”。这些无不证明,农业的最前端是良种,而良种的内核便是“本土种质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我们能打赢翻身仗,就在于我们坐拥珍贵的遗传资源宝库。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