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寨被烧毁背后

来源:网络 2021-02-24

中国最后一个原始村落”被烧毁让原始村落保护问题再度成为焦点。2021年2月14日17时,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乡翁丁村老寨发生火灾,村寨几乎全部被烧毁。

2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通报称,翁丁寨起火后恰遇当地大风,出现跳火情形,引起火势迅速向四周扩散,明火于当日23时15分被扑灭。

据了解,此次火灾共烧毁房屋104间,其中包括寨门2个、厕所4间,无人员伤亡。当地政府和消防救援部队正在调查火灾原因,评估火灾损失,云南省正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古村落和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近年来,翁丁村式的惨剧在云贵等地屡有发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火灾多发和近年来的商业化不无关系,商业化导致村寨的原始居民大多外居,村寨空心化,发生火情后难以及时扑救。

云南大学教授尹绍亭称,其对翁丁村发生火灾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村寨安装消防桩而不通水,村民绝大部分被迁移到数里之外居住,老房常无人看管都是给翁丁村火灾埋下的隐患。

商业化的隐患

翁丁村老寨是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风格的原生态村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寨主要由寨门、寨桩、神林、图腾柱、萨拉房、祭祀房、木鼓房、剽牛桩和“干栏式”民居建筑等组成,建筑材料为当地取材的木、竹和茅草等。2020年,翁丁村老寨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在近年来云南省原始村落“草顶改瓦顶”的建设中,翁丁村被保留下来,仍然维持最原始的佤族建筑风貌,成为云南的热门旅行地,受到资本的追捧。

“‘最后一个原始村落’成了旅游卖点,实际上,翁丁村已经不是保存很好的文化事项了。”孙华直言商业化是翁丁火灾发生的原因之一。商业化的同时也造成了村落的空心化,不少村寨由于种种原因,年轻人离开村寨造成空心化,消防缺乏应有的人力,乡村基层社会组织涣散,传统的自组织几近于无,他组织又不够得力,发生火灾难以应急响应。

而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火灾多发,还有众多基本因素:村落建筑材料大量使用木材,容易失火,且一旦蔓延就难以扑救;村寨内部可能引发失火的火源增多,不仅传统火塘在继续使用,又新增了电气等火源,一旦疏于防范,就容易失火;消防资源和设施缺乏,消防用水难以保障,消防器材老旧,且缺乏经常性的演练,难以有效防灭火灾。

孙华透露,由于宅基地权利固化,村民见缝插针建房,村寨房屋组团、住宅密度和房屋体量都不断增大,传统的防火隔离带基本消失。

“盲目发展乡村旅游,村寨流动人口增多,如果抽烟等行为禁止不力,就容易导致失火。”孙华说,传统文化的保护至今仍是难题,需要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传统智慧和现代消防

云南大学教授尹绍亭认为,翁丁村存在400多年没有遭受大规模火灾是因其传统防火智慧在起作用,而现在这种传统智慧在渐渐失去作用。

尹绍亭表示,翁丁村的火灾有形式主义之嫌,村寨里安装了消防桩但是没有通水,而从异地赶到的消防车也无法发挥作用,村民被外迁后,村寨中的老房实际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灭火器形同虚设。

“日前看了翁丁火灾始发录像,失火点从冒烟到火苗窜出屋顶,足有5、6分钟的时间,如果传统‘竹筒灭火’消防之法尚存,那绝对不会酿成如此惨重的灾难。”尹绍亭介绍,据佤族研究专家杨兆麟研究员2000年的调查记录,翁丁每家住屋的屋面上,都安置着一把三米多长的竹梯,竹梯顶上悬挂着一个装满水的大竹筒,竹筒正对火塘位置,一旦发生火灾,主人便迅速爬上竹梯,把屋顶草排掀开,将竹筒倒向火塘,迅速灭火。

在近年来的报道中,翁丁村曾进行多次灭火演练。

沧源佤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发布文章称,2020年12月16日,沧源佤族自治县在翁丁村进行“翁丁原始部落”灭火救援应急演练。

演练模拟部落内因游客乱丢烟头,导致一房屋起火,火势迅速蔓延的情况。

文中称,险情发生后,翁丁村村民委员会立即组织村民及专职消防队自救,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进行现场灾害监测评估、舆情管控等应急处置工作。整个演练组织严密,各个环节有条不紊,达到预期效果。

翁丁村火灾发生后,云南省文化和旅游、文物、应急管理等部门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赶赴现场,指导事故处置工作。

国家文化局通报中称,翁丁村火灾事故教训深刻,该局将实施重点跟踪督办,尽快查明火灾原因,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原标题:商业化埋下的隐患!“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翁丁寨被烧毁背后

值班主任:田艳敏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