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京城草木蔓发:环城是一望无际的森林群,城区分散着星星点点的公园,道路、河流两侧绿道日渐葱茏。绿染京华,得益于近年来各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不懈努力。
北京许下“创森”的承诺:到2023年,全域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目前,平谷、延庆已创建成功,通州、密云、怀柔三区即将迎检,石景山、门头沟、朝阳等区也在紧锣密鼓加快“创森”。
密云城区绿化鸟瞰图。 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供图
下大气力“创森”,到底价值几何?“森林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缓解环境污染、满足休闲游憩需求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说。然而北京“创森”殊为不易:气候、降雨本就存在天然短板,超大型城市人口密度高,如何“抠”出绿色空间,是无法回避的难题。
强基础,补短板,各区因地制宜建设森林城市,想方设法找地增绿。
广袤的平原地区,利用疏解整治腾退空间实施“留白增绿”,开展大尺度城市森林与生态廊道建设。就拿城市副中心来说,环城游憩环上的13个公园,利用的大多是疏解腾退空间。
去年秋天,城市副中心的张家湾公园开园了,一期面积达4587亩。一条水巷在绿树繁花、亭台水榭中婀娜穿行,重现历史上大运河畔“水巷茶棚”的泗水旧景。很多人难以想象,这里从前竟然是拥挤杂乱的工业大院,300多家小企业扎根。直到张家湾镇启动疏解整治,才为公园建设腾出空间。张家湾公园共分三期建设,总面积超万亩,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环城游憩环上面积最大的公园。
城区东部的朝阳则主要是“见缝插绿”,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为森林“挤”出生长空间。“经过前几年大刀阔斧的大尺度绿化,面积大的地块大多已披上绿装。四环、五环路之间多了23个郊野公园,城市第一道绿化隔离带在朝阳区内率先贯通。”朝阳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说,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接下来是‘创森’的冲刺阶段,增绿造林难度更大,靠的是一点点儿‘抠’,哪怕腾出零星地块,也要紧跟着绿化起来,最终实现绿色的集中连片。”
CBD核心区,就“抠”出了一座“环山抱谷”的城市森林,它满打满算也就1.8万平方米,却是白领们繁忙工作中难得的“诗和远方”。踏入这片小森林,人们会恍然以为走进了京郊密林,这里有两人无法合抱的大树,食源、蜜源植物还引来了不少鸟儿栖息。
在冬奥会场馆等重要节点,石景山区打造了包括13个公园的西长安街森林公园群。首钢滨水森林公园、永定河生态走廊等公园正在推进建设,首钢北区工业遗址公园中央绿轴正在改造,一号、二号、四号高炉正在开展绿地修复。
广袤的京郊乡野,各区重点开展建设围村片林、村庄公共休闲绿地、绿荫村路,以及森林小镇、森林村庄示范建设等项目,每年完成乡村绿化美化4200亩以上,打造村民进得去、看得见、留得住的“村头一片林”20处以上,创建绿色村庄50个,森林城镇6个。
在水网、道路沿线造林,也是增绿的好点子。丰台区“创森”明确提出“一轴一廊一屏障,百路百园百社区”的森林布局。其中,“百路”是针对贯穿全区的各环路及十多条主要高快速路,开展道路绿化美化景观化工程建设;针对建成区的主要道路绿化带进行改造和新建,建设具有较高树冠覆盖率,集景观、防护、休憩为一体的林荫街道。“一廊”指永定河水岸森林,加强水系自然形态的保护和修复。
挖掘农村的增绿空间,很多城市化的京郊村庄正在重新拥抱田园风光。大兴礼贤镇的龙头村建设了5处景观节点,包括村口公园、入村迎宾大道、迎宾公园等。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桃园村,环村步道两侧种上了月季、桃树、百日菊等色彩斑斓的花灌木,不少前往妙峰山的游客被美景吸引,在这里泊车赏景。
“创森”不仅绘就大国首都的生态底色,更为城乡居民带来了获得感和幸福感。首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中,本市突出以人为本,精致建设,真正让市民能够“推窗见绿、出门进林”,充分发挥森林的功能和效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种生态需要。
坐拥京北的莽莽林海,昌平区“创森”的家底极为厚实,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为48%、67%。发动社会力量、注重全民参与,成为昌平“创森”眼下的攻坚重点。初春时节,城北林业站的七十多种花木从沉睡中苏醒,周边居民可以为它们浇水、剪枝,还能报名参加园艺课。一座“森林城市体验中心”正在建设,将展示多种不同风格的园林景观。
千方百计找地增绿,让森林走进城市。北京正在书写着“绿美京华、北京森林”的篇章,朝着城市总规提出的到2035年“成为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