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引领新时代
建党百年风华正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党史是党的发展历史的客观存在,也是党的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不仅孕育党的思想蕴涵,也体现党的实践精神。党史不仅属于党的过去,也连结着党的现实和未来。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关系到如何看待和理解党的历史,也关系到党的形象和价值,直接影响党的自信水平和社会信任程度。新时代新阶段,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对于加强党内团结力、提升社会凝聚力、更好地治国治党施政意义突出,而且对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顺利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重大。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不仅要促使人们用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看待党的历史,形成科学正确史观,而且要提倡全党乃至全社会学史明史鉴史,涵育崇高的史魂史德史志,达到激浊扬清、晓志胜义、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用党史来资政喻世利人的目的。
以党的历史决议和党中央精神为依据
党的历史决议和党中央精神是在集中全党政治智慧、凝聚全党思想共识基础上对党的发展历史和重要主张作出的系统客观总结,是对党的发展历史进程及其中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问题作出的庄重严肃的政治结论和政治判断。毋庸置疑,在党的发展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争论和分歧,它们的出现伴随着党成长壮大的历程,不仅是难免的,甚至也是必要的和必然的。其中,一些阶段性、暂时性的歧见往往会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很快得到解决,而一些与思想原则、根本立场相关的重大分歧只能在充分酝酿、有效斗争、经过历史检验后得到裁决,并在党的历史决议中加以总结、在党中央精神中得到体现。因此,党的历史决议和党中央精神实际上代表了党在经历各种波折后的正确路线和重大政治主张,是党的历史发展中最为根本、至关重要的方向性的政治总结和指导性的政治方针。
党史学习不仅是历史学习,更是政治学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正确党史观必须以党的历史决议和党中央精神为依据,为学习党史、接受教育提供了践行标准。毋庸置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需要了解全部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的进程,也需要辨明影响党的发展历程的是是非非、特别是重大原则性和根本性的矛盾斗争,并从中得出客观正确的政治判断,把握住党正确的前进方向及其价值原则。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关键在于以政治引领党史学习的方向,实现科学历史观和正确政治观的高度统一,找准判断党史问题的“定盘星”,找好判断党的历史发展中各种是非曲直的根本依据。按照这一要求出发,在学习党史时应坚持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出发,尊重党的历史发展的本来面目,尊重和坚持党的历史决议和党中央精神中体现的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主张,从中找到正确的政治立足点和支撑点,以正确的历史政治观为学习教育的准星。唯有如此,我们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才不会走偏入狭、陷入歧途,也才能够分清大是大非、辨明曲直正误,保证学习教育的根本方向和实际效果。
准确把握党史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
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而复杂的历史,百年来的点点滴滴、无数前赴后继的党员战士、说不完的革命故事汇聚成了蕴含丰富、苦难辉煌的党史篇章。1942年,毛泽东在谈到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时曾指出:“我们是用整个党的发展过程做我们研究的对象,进行客观的研究,不是只研究哪一步,而是研究全部;不是研究个别细节,而是研究路线和政策。我们要用这样的研究来使我们对今天的路线和政策有更好的认识,使工作做得更好,更有进步。”党史学习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原则的学习教育活动,是借古鉴今、汲取经验和智慧的政治学习。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目的是要通过学习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于一部宏大而丰厚的党史,学习教育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可能钻到细节和枝节中去,而最好办法就是抓住主心骨,准确把握党史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厘清党史的主义和主旨,把握党史的主脉和实质,以便有利于把党的历史搞清楚,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把党的政策路线的历史发展搞清楚,从而更好地提高认识、增进理解、加强团结、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百年来的党史表明,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代表、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所在。每个发展阶段和具体时代中,党都在围绕人民利益诉求设定党的建设和社会建设、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目标,确定党的实践主题。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也蕴含着党的发展、建设和实践的主线。党的领导和实践过程中有曲折也有失误,有胜利也有失败,但看问题要看主流和本质、抓重点和根本。为此,煌煌百年党史,最能体现党的精神的就是党自身发展和所从事实践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学习党史就要清晰地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阶级立场、所秉承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目标与实践主题、所提出的思想路线和政治主张,这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主心骨,也是必须紧紧抓住、不可放松的根本选择和核心要义。
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重要人物与事务
历史是由人和事组成的,重要的党史人物、事件和会议不仅是党史的记录,也是进行党史评价的重要素材。在党史研究和学习中,一个长期存在的关键命题就是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党的发展历程中重要人物、事件和会议。很多重要的党史分歧也恰恰表现在对这些党史基本元素的评价上。而且,在评价方式、标准和结论上的差别也会造成不同的判断和看法。因此,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一个基本命题就是要正确认识并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而党史上的重要人物、事件和会议,不仅是党史发展历程中的界碑,甚至会成为具有标志意义和转折意义的里程碑。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党史人物、事件和会议不仅记录了党成长壮大发展的历程,也具有塑造党的命运、扭转党史进程、刻录党史轨迹的作用。因此,对党史重要人物、事件和会议的评价尤其关键,这是体现党史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决定党史观的基本要素。
党史是一面镜子,折射着不同时期不同党史人物、党史事件和党史要务的光芒。在透视党史这面镜子时,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重要人物、事件和会议也会因为立场、方法和视野的不同而受到限制。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笃信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党,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也始终是观察党的历史的透视镜。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在还原历史真实、尊重时代背景、站稳政治立场的基础上分析党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事务,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穿越历史迷雾、消除视界屏障、达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机统一的科学做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这个要求,无疑是我们评价党史人物、事件和会议的根本遵循,也是养成正确党史观的基本要求。
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
从本质上说,党史观也是政治观。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思想斗争和理论论争不但反映了思想理论的差异,而且也代表了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的差异。党的历史上的许多思想理论分歧,都会反映到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上,也都会或多或少地牵扯或影响政治发展的走向。实际上,政治的坚定来源于思想理论的清醒,思想理论的明白造就政治的刚强。学习党的历史,需要对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思想理论命题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党史观,也不可能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可以说,高度重视思想理论武装,时刻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是帮助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弄清是非、厘清方向、站稳脚跟的法宝。近些年来,由于受唯心史观和猎奇史学的影响,在部分人中,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相对主义、历史爬行主义沉渣泛起,历史冷漠症和历史健忘症时有出现,诋毁英雄、涂抹正史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凡此种种,值得警惕。
共产党人是书写党的历史的执笔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无数事实证明,对共产党人来说,只有理论上清醒才能有政治上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有政治上坚定。所以,要全面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器,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弄明白历史怎样走来、又怎样走下去”。要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就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深刻辨析历史上和现实中存在的深层次的思想理论问题,深入揭示党的思想发展和实践活动背后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和基本价值。由此,党员干部自身不但要时常进行思想革命和理论提升,也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引导和理论引领,保证人们看清楚党的历史的真实容貌,生发对党的历史和现实、思想和行动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唯有如此,才能彻底解决人们在思想上、理论上的迷惑,消除模糊和歧见,真正地坚定对党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信任与信心。
(作者宇文利 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