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元和Joe位于北锣鼓巷的零浪费无包装商店里,他们用废旧的快递包装和可降解的封条为顾客包装用品。本报记者潘之望摄
一个高15厘米的玻璃瓶,装着余元和男友半年产生的所有垃圾,膏药、药片盒、广告贴、商品袋、零食袋……只有500克。
“我们每天都是这样!”余元说着,晃了晃手里的玻璃瓶,这样的“零消费”生活,她和英国男友Joe已坚持了5年。
在余元眼中,“零浪费”,并不是绝对不产生垃圾,而是倡导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重复使用、维修保养、回收、分解,从源头减量,为城市减负。
余元和Joe在北锣鼓巷开了一间零浪费无包装商店,两人的家只有60平方米,一张床、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个衣柜就是所有家具。拉开衣柜,两人的衣物,一个箱子就能装下,其中大多数都是二手市集淘来的。余元随手拿起一双皮鞋,“这是我几年前从国外的跳蚤市集买来的,合人民币才4元钱。”
余元和Joe从不点外卖,出门吃饭,他们会带上便当盒和餐具;在家做饭,会用厨余垃圾堆肥做成黑金土肥料,滋养家附近的花草树木;去菜市场买菜,则带着布袋,拒绝使用塑料袋;牙膏、擦脸油等日用品,则自己制作,用的全是无添加、可降解的原料。
“以前,我也曾是个‘购物狂’。”余元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最早,她租住的小屋只有15平方米,自己的衣服有四五百件,“真是挺浪费的,好多衣服买了都没穿过。”
2016年,余元偶然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讲的是国外一个四口之家一年只产生一罐垃圾,这让余元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原来,简约的生活可以这样轻松愉快。”
余元开始改变自己。和无用的衣物“断舍离”,与男友一起减少产生日常生活垃圾,回收旧物二次利用……他们捡回别人遗弃的红色躺椅,从跳蚤市集上淘到牛皮鞋,厨房里的瓶瓶罐罐基本是购买的“二手货”……“‘零浪费’生活,让我感觉自己身体、心灵都解放了,不用每天花时间选衣服、买东西,而是沉浸在自己喜爱的事儿上。”余元说。
余元和Joe的快乐也感染着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看到大家也开始用布袋,学着堆肥,两人开心极了。他们还在北锣鼓巷开了一家商店,倡导“零浪费”生活,期待将这种环保、快乐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更多的人。
北京实施的垃圾分类,余元双手支持,“垃圾分类和‘零消费’都是倡导人们从源头做起,进行垃圾减量。”余元很愿意分享“垃圾减量”的心得,为推动垃圾分类贡献力量,“大家可以先从拒绝塑料制品做起,再从随身携带布袋、堆肥等生活日常一点点去尝试、完善……”余元坚信,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一定能让城市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