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欧宝体育app-律师表示炒鞋可能涉嫌多项违法 原价1499元卖到48889元?~

来源:网络 2021-04-06
律师表示炒鞋可能涉嫌多项违法 原价1499元卖到48889元?~

近来,国潮风盛行,国内多家知名运动品牌也顺势推出国潮系列,迎合年轻人的口味。目前在网络交易平台上,标价48889元(参考价1499元)、29999元(参考价1699元)的国产品牌鞋,一鞋难求,多款球鞋在短时间内价格暴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标价29999,参考价1699

多款国产球鞋受热捧

价格波动很难原价买到

最近,在微博和朋友圈里,时不时就能看到国产球鞋涨价、缺货的消息。那么线下国产品牌卖得怎么样?记者走访了一些商家,得到的回答大都是“很好”。

李宁门店店长:忙,基本上我们是没有空场的,最忙的时候反正几个人就跟打仗一样。鞋子占比比较高,占了整个店铺的销售大概58%左右。

安踏门店店长:最近比以前肯定要好很多。鞋子每天卖差不多五、六十双。有些都卖断码了,有些顾客要的话可以给他外调。

回力门店店长:经典款都卖得很好,现在也都有一些缺货的,有时候上厕所吃饭都没时间,店里忙基本都走不开。营业额比之前提升30%左右。

不少消费者也表示,最近,国产鞋的价格有不小的波动,热门款很难原价买到。“实体店问了一下店员都是说没有码没有鞋,然后网上看了看,好像价格也是非常高,非常火爆。”

有消费者称网上很多比较好看的款式,不是断货了就是涨价了,有的款式甚至上万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希望我们国产品牌能够保持初心吧。”

对于此次交易平台上出现天价球鞋的情况,得物App相关负责人对总台央广中国之声回应称,球鞋品牌方每年会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推出少数全球限量商品,市场价格会有不同。但这次异常波动已经引起平台重视,也进行了及时处理。

相关负责人:经核查,此次网传图中涉及的三款球鞋,价格均为平台卖家个人所设定,且在卖家设定的价格下并无买家成交或极少有买家成交。目前,针对这三款中卖家所标价格波动过大的球鞋,已进行禁售处理。

“炒鞋”愈演愈烈

业内人士:“球鞋搬砖”市场盛行

球鞋文化其实已经发展很多年,近几年,国内一些热门综艺的播出、自媒体的爆发,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到球鞋文化,也把球鞋文化推向另一个顶峰。对一些消费者来说,球鞋不仅仅是穿着,它被赋予了更多时尚潮流的含义。

然而,随着市场越来越多限量款的出现,球鞋价格也被人为炒高。业内人士介绍,现在,球鞋市场上更盛行的是把更低折扣的鞋款搬运到价高的平台,圈内称“球鞋搬砖”。

那么,消费者该如何理性面对呢?

△标价4599,参考价499

球鞋博主马克表示,这里有一份网传炒鞋操盘路径图:球鞋发售后,有大资金入局,也会有散户收货;大批量收购、囤货后再去平台抬价到足够收益的价钱出货。社交平台上类似庄家的人并不少,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赚钱方式。

马克:都是在一些社交平台,或者专门的球鞋平台,类似庄家的人说自己通过炒鞋赚了多少钱,你们可以很低门槛来做。建个群其实都是散户集中起来的球鞋群,集资来抬价,操控市场价格。

对此,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认为,消费者如果只是听说炒鞋可以赚钱就盲目入场,很可能面临很大风险。

岳屾山:其实这就有点像击鼓传花,价格不断炒上去,但到了顶点或者鞋大量进入,这个泡沫戳破了的时候,一定是有接盘的。接盘的这些参与者或者消费者可能就像割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割掉了。利用市场行情超过了商品价值本身的这种议价行为去炒作商品,其实风险非常大。

因为这种炒作行为而导致很多普通人上当受骗或者遭受损失,对于品牌或整个行业都不是一个好事。“参与者不要想着一夜暴富,别人说炒鞋挣了一辆车钱,这些可能只是江湖传说并不是真实发生的。即使是真实发生,这个人挣钱的背后可能是损失很多钱的人捧出来的一个神话。”岳屾山认为。

律师:炒鞋可能涉嫌多项违法

需要相关部门出手监管

马克介绍,周围也一直有赔钱的案例出现:最近有朋友拿了一千多双球鞋,一双亏一百块就亏了十几万。还有那些拿国产鞋的,搬砖这种形式,向他们宣传的好像没有风险,但还是有的。比如说砸价了,如果卖不出去了,毕竟这双鞋是不火的,那很可能就没人买,只是有差价而已。

近来,炒鞋诈骗案件时有发生,目标群体朝着低龄化发展,被害人也多以在读高中生、大学生为主。

岳屾山表示,炒鞋可能涉嫌多项违法,需要相关部门出手监管。

岳屾山:比如几家大的炒鞋商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是违反《价格法》的行为;或者诱骗消费者、其他经营者跟他进行交易可能都属于一种价格违法的行为。另外,可能会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可能也会存在比如像洗钱这种违法犯罪行为,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

生产厂家要做好产量控制,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要提高警惕及时给予关注。“要看一看是否存在价格违法行为、是否存在市场虚假宣传的行为、是否存在违法犯罪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打击。”岳屾山说。

“鞋穿不炒”,不能放任“炒鞋”

在一些“炒鞋”App上,不仅有球鞋价格行情,甚至加入了涨跌幅和K线,还有平台编制了“炒鞋”三大指数——AJ指数、耐克指数和阿迪达斯指数。但是,“炒鞋”本质上是一种投机者通过操纵体量较小的限量版鞋品市场,有意抬高市场价格以获取超额利润的行为。在越来越疯狂的市场面前,有关各方都需要对“炒鞋”有理性的认识。

在很多参与“炒鞋”的人眼中,球鞋市场是一个优质的投资渠道。但实际上,像球鞋这样可以大批量、流水线生产的工业化制成品,其本身的保值极其有限。而由于官方专柜并不提供真假鉴定,第三方“鉴定师”又没有可信赖的认证体系,所谓“限量版球鞋”的稀缺性完全不可控,在各种投机资本面前,参与者很可能成为另一种“韭菜”。

“炒鞋”陷入狂热,一些企业的“饥饿营销”难辞其咎。有必要厘清的是,品牌厂家推出联名款、纪念款或特色配色的球鞋限量发售,固然是一种常见的营销策略,但如果把握不好就会被“反噬”。过度使用“饥饿营销”,让大量球鞋流入混乱无序的“二级市场”,使得大量真正热爱相关品牌的“铁杆粉丝”难以买到心仪的球鞋,品牌形象和美誉度都将受损。暴利还会鼓励盗版,进一步损害企业的长远发展。

当前,引发炒作的大多是几家知名运动品牌的产品。倡导理性消费,这些大企业责无旁贷。在产品发售和营销策略方面,企业不能贪恋“饥饿营销”制造的虚假繁荣,甚至有意无意为“炒鞋”热潮推波助澜。相反,鞋企要对“二级市场”的疯狂保持清醒,要在营销策略与消费者利益之间寻求平衡,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一些“炒鞋”平台的投机行为,也不能视而不见。如今,“炒鞋”已经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有些“炒鞋”App在其中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比如,有些平台玩起了只炒作鞋的归属权的“云炒鞋”乱象,还有些平台可能涉及金融违法行为。应该通过严格监管和积极引导,让“鞋穿不炒”成为一种共识。

当然,“炒鞋”的核心是人,扭转观念必不可少。消费者酷爱球鞋并非坏事,愿意出溢价购买心仪的球鞋也是个人选择,但在球鞋消费和交易中还是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投机。尤其青少年是球鞋主力消费人群,更需克制攀比心理,量力而为。唯有构建理性的球鞋市场和交易环境,才能让更多真正热爱球鞋的人享受到球鞋带来的愉悦。

[展开全部↓]
关键字: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热门游戏
返回 回到顶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