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性货币政策

百科 > 货币政策 > 中性货币政策

1.什么是中性货币政策

中性货币政策指的是使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完全相等的货币政策,换句话说,就是一种保证货币因素不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从而保证市场机制可以不受干扰地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货币政策。

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指货币供应量过分小于货币需要量的政策。

瑞典学派创始人维克塞尔(Jahan GustafKnut Wickse11,1851—1926)提出“中性货币”概念,指在真实或静态分析中,必须除去货币的扰乱作用,货币只是作为表现价值的计量单位。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1899—)将货币中立作为货币政策目标着重加以强调。该政策认为货币供应量变动破坏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使经济陷入通货膨胀或紧缩的困境。如果货币数量保持不变,商品相对价格稳定,货币将不产生干扰作用,起严格的中立作用。中性货币政策过分强调货币对经济的负作用,实际上货币在当代经济社会中起着积极作用。货币中立只适合于静态经济社会,不适合于人口、技术等因素不断变化的动态社会。该政策建立在货币供给可直接或部分地引起价格水平变化的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基础上,然而即使在货币保持中立时价格水平也会因交易量的改变或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波动。中性货币政策的设计以完全竞争的自由经济为框架,但经济的基本变化又要求货币当局时常调整货币供给,以实现货币中立目标,而货币当局管制与自由放任思想又是相互矛盾的。

2.中性货币政策产生的理论基础[1]

理性预期”:中性货币政策产生的理论基础

美国历史上每一次大的货币政策的调整背后总是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变革(Bamhart,S.W1989)。年代的金融创新,导致货币主义陷入僵局以后,理性预期学派随之兴起,并再次证明了货币中性命题。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供给中的可预期部分对就业、产量或其他实际变量均无影响,其中不能被预期的部分或货币供应量意外的不规则的变动,虽然能够对实际变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作用只会加剧经济的不稳定与波动。因此,政府货币当局的经济政策,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是无效的,其结果都是将引起通货膨胀(Bordo,M.D.1980)。

而巴罗则提出货币非中性的假说。他认为,由于私人经济单位掌握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通货膨胀预期的不准确性,使有些货币与财政政策难以预期和觉察到,这就使货币呈现非中性(woodford,michae1,2000)。但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货币中性假设与巴罗的货币非中性假说并不矛盾,因为前者是基于“完全信息假定”,而后者则建立在“不完全信息假定”基础之上,前者考察的是规则的、可预期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变量的名义影响;后者研究的则是不规则的、不可预期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变量的实际影响。两者可以说是互为补充的,是对理性预期学说的进一步拓展,也重新赋予了货币中性命题新的理论基础。

3.中性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2]

从上述针对中性货币政策的分析可知实施中性货币政策是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这些条件包括央行的指导思想、最终目标、信誉基础、行动顺序和信息环境。李扬,曾刚(2005)认为,在“中性”命题所需的条件根本就不具备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是“非中性”的,这也就意味着,政府有可能利用宏观经济政策的手段来干预和影响经济运行。在“中性”命题的条件渐次接近的时候,宏观经济政策将逐渐趋于“中性”,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性逐渐降低,其作为一种积极调控经济的手段的意义也逐渐减弱。

在我国,利率调整的决策程序一般是:由央行货币政策司提出调整利率的建议,经行长办公会议同意后,提交货币政策委员会讨论,如果提议获得多数票通过,再提交给国务院,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最后决定。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既然是在国务院领导下,显然其收益和政府的收益一致,而不会对真实经济做出利他服务,而决策程序的设置也清楚地反映出我国央行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政府利益的利己主义。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时间不长,而且在大多时间内都没有受到重视,执行货币政策还都以宏观调控为宗旨,央行决策的不透明也说明我国央行还秉承着传统的“逆风向而动”的货币政策,央行的信誉基础不强。从近期的实践来看也是如此。2004年10月29目的加息就是在市场没有预期的情况下做出的,背离市场预期固然可以得到短期好处,比如实现央行目标、抑制热钱投机等,但也对央行货币政策的长期信誉产生负面影响,真实经济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不稳定,中性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作用。

我国货币政策往往是由央行根据自身目标进行设定,行动顺序上往往以央行为先。我国央行是以促进经济增长为标的,损失函数中对通货膨胀的权重设置较小,为了达到政府所制定的年经济增长率,决策时以通货膨胀为代价刺激经济增长,在央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基础上真实经济进行相应调整,而这种调整一般并非帕累托最优,央行意图刺激经济但结果却阻碍了真实经济实现随时间变化的帕累托最优

我国的信息环境也不支持中性货币政策的实施。首先真实经济信息不全面,甚至有些信息不准确。我国在最近的经济普查中对真实经济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基数变化可以说明增长率准确度不高,所反映的“真实利率”很难说是真实的。其次央行信息也存在不对称和不透明,前文述及的2004、2005年的例子都对这一点有所说明。再次,为了不对金融市场造成扰乱,在公开评论经济发展和政策方面也受到更多的限制。

事实上,基于与我国类似的理由,欧洲央行也没有采用中性货币政策。虽然外界针对有关数据得出欧洲央行2005年12月加息标志着其货币政策转向中性,但是欧洲央行仍然认为维持价格稳定才是央行的惟一任务,如果央行认为可能无法实现物价稳定的目标,将立即采取一切行动,不必非要等到价格趋势发生不利变化后才调整利率,强调欧洲央行无法寻求中性利率因而无法实施中性货币政策。显然,欧洲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时候,其指标是央行预期的“价格趋势”,其顺序是央行先行引导市场利率,实体经济随后调整,在操作手法上,欧洲央行会为了稳定物价而“立即采取一切行动”,在大多时候仍然是“逆风向而动”。另外,受到欧盟各国央行影响的欧洲央行决策的信息透明问题也是采取中性货币政策的障碍。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