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
目录
1.什么是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
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
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
2.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1]
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
1、杜能的《孤立园》。1926年,法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并不是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域)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运近,亦即集中化程度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成反比,为此,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
尽管杜能的理论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也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但他的农业区位理论给西方许多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者以深刻的启发,杜能也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被誉为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认为,运输费用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选择运费最低点上。韦伯还考虑了其他两个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劳动费、运费)
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会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
②聚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效益的增长。
3.二次大战后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1]
1、成本学派理论,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阿尔弗雷德·韦伯之后是德加·M.胡佛。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线路运营费用、是距离的函数;站场费用、则不一定。在此基础上他对阿尔弗雷德·韦伯的理论作了修改:
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 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法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2、市场学派理论。成本最低并不是全意味着利润最大化,市场因素对产品价格影响越来越重要,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区位。 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创立了“中心地理论”,他认为高效的组织物质生产和流通的空间结构,必然是以城市这一大市场为中心,并由相应的多数市场构成相应的网络体系。
3、成本—市场学派理论,在前两者基础上形成
⑴俄林的一般区位理论。认为:运输方便的区域经济能够吸引到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并能成为重要市场,因此可专门生产面向市场、规模经济优势明显和难以运输的产品。而运输不方便的地方则应专门生产易于运输、小规模生产可以获利的产品。
⑵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一,处于创新期的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一般趋向于科研信息与市场信息集中,人才较多,配套设施齐全,销售渠道畅通的发达城市。
第二,处于成熟期的产业会出现波浪扩展效应,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因为生产定型化使技术普及化,同时大城市的成本费用一般比较高)。
第三,衰退期的产业沦为劳动密集型,技术完全定型化,产品需求已趋于饱和,生产发展潜力不大,于是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
4、以后起国家为出发点的西方产业布局理论
⑴增长板理论(法)。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由于其对临近地区经济发展同时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被称为“增长极”。根据增长极理论,后起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首先可通过政府计划和重点吸引投资的形式,有选择地在特定 地区和城市形成增长极,然后凭借市场机制的引导,使增长极的经济辐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从其临近地区开始逐步带动增长极以外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⑵点轴理论——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等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增多,点与点之间由于经济联系的加强,必然会建设各种形成的交通 线路使之相联系,这一线路即为轴。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和产业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吸引企业和人口向轴线两侧聚集,并产生新的增长点。从而由点到轴,由轴带面,最终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4.产业布局内容[1]
(1)产业布局层次(全国性产业布局和地区性产业布局);
(2)产业布局机制(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
(3)区域产业结构(产业构成和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各个产业构成的比例关系的总和)。
5.产业布局的特点[1]
1、各个产业由于自身的技术经济要求不同,而在布局上呈现出不同特征;
2、各地区根据自身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不同的产业结构。
6.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
对于使用大量原材料的制造产业来说,特别是那些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将大大减低原材料的重量、体积及使用易变质的原材料,将此类产业建于原材料产地附近会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最终产品的重量,体积将大大增加,或产品易变质的情况下,将该类产业建在消费市场附近就比较有利。如今,随着原材料处理,运输方式的改进,以及制造业的构成由重工业转向高附加值工业,原材料的运输方式及成本不再是产业布局中,非常重要因素,相反,接近消费市场日益重要。(更快地了解顾客偏好、服务要求、竞争者信息等)
二、劳动力
劳动力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包括两个方面: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质量。不同地区间的劳动力成本往往差异很大,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生活费用要求,社会保障键全与否,工业化水平等都有关系。雇佣劳动力的难易程度也是产业布局中需要考虑因素。一般来说,在城市原有大量的劳动力储畜,雇用成本相对较低;反之,企业可能会有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地区拥有大量劳动力是吸引某些厂商(劳动密集型)选址于该地区的重要因素,然而要素质量上的差异,如劳动者的技能、工作态度和道德水平都很可能会抵消这优势。研究发现,由于发展中国家地区间(特别是主要城市与其他地区间)要素质量上存在差异,使厂商在选址时,往往首先从中心城市逐渐移到邻近地区。
三、外部规模经济性
城市化规模经济性指由于建立在大城市,(而非中小型城市)中而对经营的好处,如更接近市场和消费者,运输成本低,较大的劳动力储畜,获得多种商业服务。 本地化规模性指与其他同类或相关行业的厂商集中于同一区域经济而带来的好处:
⑴利用已成的某种产品的市场;
⑵拥有高度产业化的劳动力队伍;
⑶利用区内高度专业化的销售、研发及劳动力培训服务;
⑷形成地区的专业化分工,存在大量的主要专业性厂商进行配套服务。
四、政府职能与政府干预
政府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有三种不同方式:
1、直接划定产业布局政策,是一种由国家政府为刺激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以某种激励或补贴形式),自上而下制定实施的政策。
3、导出的布局政策,由于各地方政策对于吸引投资、开发本地经济的意愿,方法和政策 存在不同,这种差异实际上造成了是空间布局政策的效果。
7.产业布局的原则[2]
- 1)全局原则
产业布局应该以一个国家的地域为界限,因为它是国家干预本国经济的一种方式,而这种方式涉及领土问题,因此必须以国家的领土主权为基础,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在别国的领土上进行自己的产业布局的。产业布局的目标是使产业分布合理化,实现国家整体综合利益的最优,而不是局部地区利益的最优,因此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一方面,国家必须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条件,通过分析和比较,确定各地区的专业化方向,明确各地区在全国经济的角色和地位;另一方面,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在不同时期确定若干重点发展的地区。在此全国规划的基础上,各地区再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安排好本地区的产业布局,而不能不顾国家整体利益,一味地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
- 2)分工协作、因地制宜原则
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劳动必须在广阔地域上进行分工和协作。各地区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形成专门化的产业部门,形成规模优势。当然,各地区的产业布局在重点布局专门化生产部门的基础上,还要围绕专门化生产部门布局一些相关的辅助性产业部门和生活配套服务部门,以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专业门化生产部门的良好运行。随着部门分工的深化,地区生产专门化的提高,地区之间的协作自然也就越发重要,因此在进行产业布局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地区间的协作条件。我国“三线”建设时就把一些企业布局在交通不便的山区,致使企业间协作困难,也影响了国家整体的经济效率。
由于不同地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因此不同地域适合不同产业的发展,在确定地区专门化生产部门时,应该从地区区情出发,根据地区的综合具体条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如在拥有技术和人才优势的地区,应优先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业;在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方,应优先发展采掘和矿产加工业;在地势乎坦、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应加强水利建设,应优先发展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如此等等。
- 3)效率优先、协调发展原则
产业的空间发展过程总是先在某一地域聚集,然后再向其他地域扩散。在发展的低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集中发展的极核发展形态;在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一般表现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全面发展形态。一个国家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应该以产业空间发展的自然规律为基础。因此,当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处于低级阶段时,其产业布局应该考虑优先发展某些具有自然、经济和杜会条件优势的地区;而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其布局应考虑重点发展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任何时候效率和协调都是产业布局所必须考虑的问题,他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一个国家整体的持续稳定的发展,只不过在不同时期重点确“所不同而已。在优先发展某些优势地区时,必须把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保持在一定的合理范围之内,不要使贫困差距过大而引发过多的社会经济问题。但是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规律,因此在重点发展落后地区时,也要保持发达地区的继续稳定发展,使其产业结构向更高的层次升级,而不要追求地区间发展的绝对平衡。
-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环境所能承载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其中许多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可避免地要从自然攫取资源,不可避免地向自然界排放废物,从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损害。虽然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但其所受的损害必须控制在一定限度内,否则就无法自我恢复。另外人工对自然生态进行恢复所耗费的成本将是巨大的,可能远远大于人类生产所获得的收益。所以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必须注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防止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环境的过度破坏。要注意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殖,注意发展相关的环保产业,等等。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就经历过先破坏后治理的过程,现在人类对于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不用再走弯路。我国现在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就比较注重环境保护问题,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等措施。
- 5)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
上面都是从经济角度出发考虑的产业布局原则。而从国家大局出发,首先所要考虑的是政治和国防安全因素。产业布局中政治和国防安全原则高于经济原则的最高原则。例如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虽然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都比较差,不适合许多产业的发展,但为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以及边境的国防安全,国家每年依然对这些地区进行大量的援助,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以支持这些地区的发展。
8.产业布局模式[3]
产业布局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展开的,地域的具体条件是决定布局的依据。同一时期不同地域和同一地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相应的必须采取不同的产业布局模式。根据产业空间发展不问阶段的不同特点,产业布局的理论模式可以分为增长极布局模式、点轴布局模式、网络布局模式、地域产业综合体模式以及梯度开发模式。其中前三种开发模式从产业分布结构角度出发,处理在时间上依次继起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产业布局问题,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布局过程。
- 1.增长极布局模式
增长极理论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其思想是: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同,其中增长较快的是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这些产业和企业一般都是在某些特定区域或城市集聚,优先发展,然后对其周围地区进行扩散,形成强大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这种集聚了主导产业和创新企业的区域和城市就被称之为“增长极”。
- 2.点轴布局模式
点轴布局模式是增长极布局模式的延伸。从产业发展的空间过程来看,产业,特别是工业,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发展,呈点状分布。这种产业(工业)点,就是区域增长极,也就是点轴开发模式中的点。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工业)点逐渐增多,点和点之间,由于生产要素流动的需要,需要建立各种流动管道将点和点相互连接起来,因此各种管道,包括各种交通道路,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就发展起来,这就是轴。这种轴线,虽然其主要目的是为产业(工业)点服务的,但是轴线一经形成,其两侧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就会得到改善,从而吸引其周边地区的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并产生出新的产业(工业)点。点轴贯通,就形成了点轴系统。实际上,中心城市与其吸引范围内的次级城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城市系统,这一系统已经有效地带动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 3.网络(或块状)布局模式
网络布局是点轴布局模式的延伸。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区域,其空间结构必须同时具备三大要素:一是“节点”,即各级各类城镇;二是“域面”,即节点的吸引范围;三是“网络”,即商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网。网络式开发,就是强化并延伸已有的点轴系统。通过增强和深化本区域的网络系统,提高区域内各节点间、各域面间,特别是节点与域面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使“点”、“线”、“面”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使整个区域得到有效的开发,使本区域经济向一体化方向发展。同时通过网络的向外延伸,加强与区域外其他区域经济网络的联系,并将本区域的经济技术优势向四周区域扩散,从而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调动更多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这是一种比较完备的区域开发模式,它标志着区域经济开始走向成熟阶段。
- 4.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
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是前苏联广泛采用的一种产业布局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到前苏联解体以前,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地区通过对水利、煤炭、油漆、铁矿、木材等资源的开发,建立了10多个大型的工业地域生产综合体。受前苏联的影响,我国也曾经广泛采用过这种布局模式。我国国土规划纲要中提出的19个重点开发区中有很大一部分就属于这种开发模式。
地域生产综合体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前苏联学者科洛索夫斯基的生产循环理论。该理论认为:生产都是在某种原料和燃料动力资源相互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个循环都包括过程的全部综合,即从原料的采选到获得某种成品的全过程;某个产品之所以能在某个地域生产,是因为拥有原料和燃料动力来源并能够对它们进行合理利用。也就是说,该理论认为生产是按照生产工艺的“链”所组成的稳定的、反复进行的生产体系进行的。H.H。科洛索夫斯基将地域生产综合体定义为“在一个工业点或一个完整的地区内,根据地区的自然条件、运输和经济地理位置,恰当地安置各个企业,从而获得特定的经济效果的这样一种各企业间的经济结合体。
- 5.区域梯度开发与转移模式
该布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梯度推移理论。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由于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地区客观上存在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异,即经济技术梯度,而产业的空间发展规律是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推移。二战后加速发展的国际产业转移就是从发达的欧美国家向新型工业国或地区再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梯度转移的。根据梯度推移理论,在进行产业开发时,要从各区域的现实梯度布局出发,优先发展高梯度地区,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优先发展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产业,然后再逐步从高梯度地区向中梯度和低梯度地区推移,从而逐步实现经济发展的相对均衡。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曾按照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把全国划分为高梯度的东部沿海地带、中梯度的中部地带和低梯度的西部地带,以此作为产业空间发展的依据。
9.中国的产业布局政策与实践[1]
我国产业布局的历史轨迹,表现为“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逐渐演变的过程,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78年: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建国初,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工业,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北京、南京、无锡化市的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94%,内陆地区近代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所以,采取大规模向内地推行工业化模式,以求均衡发展,均衡产业布局政策选择的评价:
1、比较优势判断。在1978年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大前提下,我国区域产业布局在本质上不具有依据比较优势布局的特征,资本和劳动力资源不能自由流动,地区间的贸易方式以计划和调拔为主。当时的产业布局主要是以政策导向为主,重工业不仅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继续发展,而且在中西部也大规模推进重工业化过程,选择的布局地点也以战备为需要。因此,我国重工业化布局不具有比较优势特征,是缺乏效率和效益的重工业化。同时,这种又 调生产力的均衡布局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违背比较优势原则的政策,造成了我国工业体系“遍地开花”
2、公平与效率取舍。改革前我国政府对空间公平的追求基于对效率的提高,用整体的效率损失换取区域的均衡发展,表现为近30年时间全国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都处于增长缓缓乃至停滞状态,而表面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在扭曲的产业结构和绩效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
二、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1978年以后,在对传统计划体制进行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主导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侧重公平转向侧重效率,一改过去的均衡发展,实施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把建设的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无论是引进外资、国家投资、优惠政策方面,产业布局政策都倾向于东部。
(一)非均衡产业政策对我国的积极的影响
1、产业布局经历了从均衡到非均衡较转变后,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由南向北展开的布局。
2、根据各地域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的地域分工
东部地带的12个省、市、区经济发达,工业结构偏向于加工工业,较轻工业比重较高,技术和资金密集度较高。中部九个省区,工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原料工业和重加工工业较突出。西部九个省区,区内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较差,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结构以采掘业为特色。
3、一批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增强,有效带动了周围区域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劳动作用增强,形成了工业密集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
(二)非均衡产业布局的负面影响
1、地区经济差距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1980~1992年群间,中部同东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了43.1%,西部同东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43.8%扩大到50.5%。
2、区域经济磨擦,地区封锁日趋强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财税实行“分灶吃饭”和分权体制改革以来,区域中的地方政府获得了相当大的权力,区际关系开始按市场规则行事,由于转轨时期新旧体制的磨擦,使区域经济形成经济活跃经济紊乱并存的局面。
3、产业布局非区位化,引发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在利润动机的诱导下,各地区纷纷加速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加工工业,忽视基础产业,从而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雷同。 在加工工业上,一些拥有先进技术和设备,有条件发展深加工和高技术产业的发达地区未能较快改造传统产业,振兴新兴产业,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固守原有的一般加工水平,产业升级换代缓慢。而一些设备技术差的落后地区限制原材料流出,自搞加工,刻意追求高附加值,又往往依靠外汇进口原器件来支撑耐用消费品加工工业。结果是资源产区和加工地区的产业结构从不同的起点出发,走向趋同。这种不合理的趋同,直接产生以下不利后果:
一是区域分工弱化,分工利益减弱;
二是布局中重复引进,浪费现象严重;
三是产业间的空间组织缺乏专业化协作,企业规模在低效率基础上趋向小型化及空间分布均衡化,造成分工效益和规模效益双重损失。
4、注重地区经济倾斜,忽视产业倾斜。从比较利益理论和非均衡理论出发,给基础好的地区某些政策倾斜优惠是应该的可行的。但是必须把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结合起来,着力培训地区增长点和产业增长点。我国在产业布局实践中对东部进行了全面倾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的农业、能源、原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
10.未来中国的产业布局战略选择[1]
近几年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理论是关于我国产业布局应采取何种战略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学术观点。
1、梯度推移战略(“七五”制中提出并实践过的一种战略)
从经济技术水平看,中国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部三级梯度差在地区经济分工的基础上,战略重点逐步由东向西梯度推移,即按照东、中、西部的顺序实施布局,推行投资和建设项目的地区倾斜政策,近期把重点放在经济技术水平高的东部地带,中期将重点转移到中部地带,远期则把重点放到不发达的西部地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战略也暴露出重大缺陷,主要是进一步拉大了东、中、西部差距,过分倾斜于加工工业,使整个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2、反梯度推移战略
这种战略与上述战略正好相反,上述战略是以经济技术水平为梯度,这种战略是以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为梯度。该理论认为,中国客观存在着与经济技术水平梯度分布方向相反的自然资源梯度分布现象。在产业布局政策上,充分利用资源分布的梯度差,把投资和建设重点设在内地,向中西部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促进中、西部快速发展,从而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异,这种主张由于对中西部地带侧重点不同,又具体分为两种战略:
⑴中部突破战备。认为中部是能源,原材料的主要基地,这是产业正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主张建设重点应从中部突破,带动东、西部两地。
⑵西部跃进战略。认为既然西部大大落后于东部,就应重点开发西部求导均衡发展,尽快消除地区差别,这种观点认为,在新技术可以引进条件下,不存在梯度规律,西部可以直接引进和消化世界先进技术,实行跳跃式发展。
3、点轴开发战略和均长极战略
点轴开发论认为,资源的分配和产业的布局应按线状基础设施(主要是水陆空交通干涉)展开,因而强调已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
增长极战略主张,建立以增长极为中心的的空间发展矩阵,增长极的选择一方面应发挥那些,的作用,另一方面新增长极开支与生产空间的扩大相适应
11.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关系[4]
由于产业布局是生产力在空间的分布与组合,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或一国的产业区域结构和规模,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要有适应于它的产业布局才能促使其合理。实际上,产业布局的涉及面远远超出了产业的范围。生产力水平分布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制约。正因为如此,产业布局很难在短期内达到满意的期望,即使形成较合理的机构,如果产业结构调整失误,反会导致产业布局的失调。由此看来,产业布局是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变对于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极大影响。
另一方面,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即依赖于产业的成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又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产业结构的具体表现形态在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而这种比例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产业布局而体现出来。因此,从广义上看,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产业结构的总体根本上要受到产业分布的影响。
产业布局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产业布局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箔局。产业布局重点要考察其生产力的分布状况,而生产力各要素的分布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例如,在我国,人口流动幅度不是太大,劳动力相对固定于某些地区,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固定于特定的地域;生产资料虽然有部分随机可转移性,但现实生产力不允许其盲目脱离其他生产要素而独立生存3这就要求各地在产业布局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源配置,而不能盲目为实现某些目标而不顾当地条件去搞“无米之饮”的产业。这也就要求产业结构的管理在确定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时应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因地制宜地组织生产。
其次,产业布局会影响产业结构水平。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产业部门会形成不同的结构水平。以农业为例,在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难以得到保障,食物生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相应地农业生产以食用产品的生产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占绝对垄断地位的生产部门,其他部门或者不存在,或者处于次要地位,形成了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食用农产品除了用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外,有了大量剩余,畜牧业、渔业、林业等部门逐步得到发展,形成了一个部门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结构。
另外,产业结构的水平也表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层次。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则表现为资源在备产业间的分配比例,生产成果在备产业间的配置比例等。这些比例配置得越合理,产业结构的水平也较高。如在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水平较高,产业也明显地具有相对的高层次结构水平;反之,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可能达到普遍的高水平。如果通过行政方式,特大量高加工度化的产业投向于低生产力水平的地区,那就会受到产业生产不配套和生产方式落后的阻碍,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但是,我们并不排除在低生产力水平地区搞个别的高技术产业或主导产业作为先行产业,逐步带动全地区备行业的发展。
再次,产业布局对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会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各地区备部门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的状态。为了发挥地区经济的优势,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的资源,产业的发展应有的放矢。如有的地区资源富足,那就适宜发展资源开发型产业;有的地方交通便利,发展以外贸为主体的产业更加有利可因;而对那些工业基础和入口素质较高的地方,可着力发展高附加值和高技术的产业。
从上述内容可看到,生产力布局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各个地域应从区情出发,优选区位,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