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企业亚文化

百科 > 企业文化 > 企业亚文化

1.什么是企业亚文化

企业亚文化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相当于企业副文化,即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主体不占主导地位的企业文化;二是相当于企业的亚群文化,即企业的次级文化。从文化层次上看,企业亚文化是企业总体主文化的次级文化,因而可能是部门文化、子系统文化:从文化体组织性质看,企业亚文化可能是企业非正式的组织文化,因而可能是沙龙文化、小群体文化;从文化主体对企业文化选择和倾向性上看,非决策层行为主体容易选择建设企业亚文化。因而,企业亚文化可能是非当权者文化,是下级或下属文化。

2.企业亚文化概述

一个公司是由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拥有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人群所组成的综合体,因此只要存在着象单个人这样的有着丰富文化创造力的文化个体,就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范畴。公司主文化与公司亚文化,可能同步生成,也可能不同步生成。各类具体的公司亚文化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和适宜的文化气候下才能形成。

企业亚文化可以具体地分为企业副文化、企业次级文化、企业非正式组织文化。

凡是那些在公司文化流中居于次要的、非主导的、非正统的文化,我们都可以称之为企业副文化。从文化主体对公司文化选择和倾向性上看,非决策层行为主体容易选择、接受、奉行和建设企业副文化(尤当公司决策层充当不开明的角色,与非决策层形成明显的文化隔阂、冲突时),因而,公司副文化可能是非当权者文化,是下级或下属文化,是民间文化,是富有反抗性的文化。当然在决策层中所形成的官官相护,以及公司所出现的“任人唯亲”现象,从概念归属上看也属于公司副文化的范畴。

从文化体层次阶度来看,由于组织分层设立各种机构,各层次机构均具有其特定的业务、职责、权限,各层次机构人员的组成情况也不同,故会出现有着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次级文化,如部门文化、子系统文化、车间班组文化等等都属于次级文化。次级文化在总体上保持与公司主文化一致的前提下,并不妨碍公司文化的贯彻与落实。

所谓的非正式组织文化就是非制度性群体文化。就一个社会而言,所谓非制度性群体,指的是一种不符合社会规范文化的群体。这种小群体一般都不是按照社会合法文化规范组织起来,它的形成主要是为了追求一种思想感情的满足。由于大规模群体、制度性群体的目标主要是非个人性的,通常会限制个人需求和情感上的满足。因此,为了弥补这种不足,为了寻求更多的个人满足,就在上下级之间或同级朋友之间互动,建立起友情.非制度群体便应运而生,并且滋生出一种同类的的组织形式,如同俱乐部文化、派别文化、“沙龙”文化化、“哥们儿”文化等等;有的甚至并没有如何的组织形式,只是一些同病相怜、志趣相投的人不约而同地走在一起而形成的相同的文化形式。

3.亚文化的特点

亚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它的产生与生长都是在主文化占主流、主导的社会大环境中,无时不刻不被主文化批判排斥着,同时亚文化存在于有人类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分布范围广泛,而且一旦产生变像雨后春笋般传播开来;亚文化具有创新性,它是产生于人们基于现实存在并高于现实存在再思考、再认识,是社会信息创新的重要源泉;亚文化具有传承性,它既继承已有文化,又予以创新传承下去。

4.亚文化的形成

由于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物质形态变化万千,人的思想已经自由,不再受政治、宗教等的局限,以及生存、生长环境的不同,所受的教育程度,先天的遗传基因等,形成具有不同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的社会群体,他们根据自身活动特点和精神要求在政治、经济、哲学、宗教、艺术、科学、知识、语言等各个领域产生异于主文化的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即亚文化形成。亚文化的形成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体现在数量的增加、种类的繁多等。

5.企业主文化与亚文化的冲突

企业主文化与企业亚文化的冲突是指企业居于核心地位的文化、正宗的文化与企业处于非核心地位的文化、非正统的文化,以及企业整体文化与企业亚群文化的冲突。根据文化冲突的性质及类型可细分为以下几种:

(一)健康的企业亚文化与病态的企业主文化发生冲突

由于企业文化的奠基者或企业的主要领导对自己信念和做法过分的自信和固执已见,绝不允许企业出现任何其它与自己主张不同的意见或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主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病态文化,而且必然会与企业自发出现和存在的代表着健全的、常态的甚至有可能是优良的企业亚文化发生冲突。企业主文化拼命地压制企业亚文化,阻止其正常的发展以及封杀其对企业主文化有可能的替代。这种企业文化冲突将导致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要么弱势的亚文化被强势的主文化残酷扼杀,得不到正常的发展;要么在企业陷入某种危机或是受到来自外界的强大压力后,发生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优秀的亚文化逐渐取代了病态的主文化,成为了在企业中占主导地位的主文化。

(二)健康的企业亚文化与健康的企业主文化发生冲突

虽然企业的主文化是一种健全的、优秀的、高度成熟的企业文化,但由于双方文化的存在形式及意识形态的不同,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与企业健康成长的亚文化发生冲突。

如果企业的主文化远比亚文化来得强大,由于两者并没有存在根本性的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企业的领导者完全可以通过一些不太剧烈的方式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例如,通过观念的矫正,心灵的沟通,各种形式的对话和劝说等等方式,和平地同化企业亚文化,使其能服从于企业主文化的领导地位。这种有选择地对丰富、健康的亚文化资源的吸收和利用,将有利于企业主文化的良性发展,从而使整个企业文化保持开明、先进的状态。如果企业的主文化比亚文化弱小,企业的主文化在经过了企业文化成长的几个阶段后,慢慢失去了她在文化上的优势。而与此同时,有可能代表企业未来价值观、未来文化模式的企业亚文化却在适宜的文化环境中一步步地壮大起来。由于双方文化的基础都是积极向上的,因此完全可以通过一些不太剧烈的方式,来完成企业主、亚文化的转换。例如决策层的一系列的英明的改革措施或领导层的和平调整等等方式,从而使相对落后的主文化和平让位给代表先进意识的企业亚文化,从而使企业文化共同体经过一场大胆的改革后,从本质上得到了一次大的飞跃。

(三)病态的企业亚文化与健康的企业主文化发生冲突

并非所有的企业亚文化都是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那些带有宗派色彩的派别文化、拆台文化、内耗文化;那些围绕着高级领导而形成的吹捧文化、谗言文化、迎合文化;以及那种纯粹为了表现自己的个人英雄主义等等都是属于消极的企业亚文化。这就必然会导致与企业正确行为规范的企业主文化发生碰撞和冲突,并会有以下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企业的主文化处于优势时,可以通过一些强而有力的措施把那些处于劣势的病态的企业亚文化直接扼杀于萌芽阶段;或者通过那些已经在企业内部形成共识的正确的行为准则,及时分辨并剔除(至少是有效的限制)那些已经有一定程度发展的不良的企业亚文化;或者通过严惩几个表现突出的害群之马,来突显企业对这些不良的亚文化的排斥和与之宣战的决心。只有通过不断地清除这些文化垃圾,治理这些文化污染,健康的企业文化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企业的亚文化处于优势时,由于企业中当权的领导层,提倡或鼓励(至少是放任)这些病态的企业亚文化的发展,使得整个企业都弥漫着“真理有罪、腐败有理”的不良风气,违背了企业道德企业管理宗旨等正常的企业价值取向,导致了整个企业文化共同体的衰败和解体,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无法得到执行,整个企业将逐渐解体直至最后的完全崩溃。

(四)病态的企业亚文化与病态的企业主文化发生冲突

企业的主文化在经过当权者的不断的滥用和腐化后,逐渐演变成陈旧、衰败的败业文化。在企业陷入深深的危机的情况下,已经无法压制各种不良亚文化的纷纷崛起。当两种病态的文化体系生冲突时,由于各种敏感的利益关系的存在,处于弱势的亚文化将有条件地服从当权者的企业主文化,甚至与其同流合污,发生两者文化上的短暂的利益上的融合。这种两者文化上的冲突和融合往往直接通过企业低效、衰败的加速进行而表现出来。最终企业的生命将随着企业文化的完全解体而结束。

6.企业亚文化案例分析

案例一:亚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1]

  一、信息社会中亚文化的新内涵

  人类文化产生之初变形成了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对立,因此亚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而不是某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所特有的,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文化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在不同的社会形态赋予了不同的色彩。可见,亚文化能够出现在信息社会中是必然的,同时,信息社会的亚文化又与以往社会形态中的亚文化有区别。众所周知,信息社会是指以信息产品为标志,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社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崔保国教授在《信息社会的理论与模式》一书中将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归结为:

① 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②支撑信息社会的是信息科技的高度发达和高度普及;

③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大规模发展,改变了工业化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也打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

④信息产业的增长改变了人们劳动就业的结构,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导致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发生深刻的变化;

⑤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社会财富。

  信息社会因为有此新特征,在信息社会中的亚文化也被赋予了新内涵,网络化、国际化,涵盖了区域文化、技术文化、网络文化等前所未有的新型文化。

  二、亚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1)促进文化的创新

  由于主文化多数具有深远的历史根源,被绝大多数人接受,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每个领域,常常忽略自身的发展创新。当亚文化生成并发展壮大过程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活动特点,动摇了主文化的地位,促使主文化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发展。同时,亚文化的先进因素被主文化吸收,也推动了旧的落后的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

  亚文化是文化的基本要素,而计算机、通讯技术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新形势带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实质是文化领域的产业革命,与此形成的先进文化系统,并产生出新的文化形式,弱化了以往的主要文化形式,使信息文化由量变发展到质变。

  (2)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信息化为文化的产业化经营提供信息技术,拓展了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信息社会中亚文化丰富多彩,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网络亚文化的发展,网络亚文化有促进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互联网把诺大的七大洲、四大洋变成一个地球村,在地球村里的分工与合作又形成了世界工厂,零件加工在亚洲,设备组装在美洲,产品出售在欧洲的生产销售模式成为可能。突出表现是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