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商圈

百科 > 营销术语 > 商圈

1.什么是商圈

商圈就是指店铺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那些优先选择到该店来消费的顾客所分布的地区范围,换而言之就是店铺顾客所在的地理范围。

店铺的销售活动范围通常都有一定的地理界限,也即有相对稳定的商圈。不同的店由于经营商品、交通因素、地理位置、经营规模等方面的不同,其商圈规模、商圈形态存在很大差别。即使是同一个店,在不同时间也可以会因为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引致商圈的变化,比如说原商圈内出现了竞争,吸引了一部分的顾客,商圈规模时大时小,商圈形态表现为各种不规则的多角形。为便于分析,通常是以商店设定地点为圆心,以周围一定距离为半径所划定的范围作为商圈设定考虑的因素。

但是对一家大型店而言,其商圈范围则除了周围的地区之外,对于交通网分布的情形变化必须列入考虑,顾客利用各种工具即可很容易来店的地区也应被纳入商圈。

2.商圈的构成[1]

商店的商圈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主要商圈(Primary Trading Area)。这是最接近商店并拥有高密度顾客群的区域,通常商店55%~70%的顾客来自主要商圈。

(2)次要商圈(Secondary Trading Area)。这是位于主要商圈之外、顾客密度较稀的区域,约包括商店15%一25%的顾客。

(3)边际商圈(Fringe Trading Area)。这是指位于次要商圈以外的区域,在此商圈内顾客分布最稀,商店吸引力较弱,规模较小的商店在此区域内几乎没有顾客。

3.店铺与商圈的依附关系

1、以店铺紧密度而言,是集市与分流或错位与竞争

2、以商业街与步行街而言,是购物浏览或大众休憩

3、以区快(或整条街)行业别而言,是合理;是鹤立鸡群或相辅相成

4、以进入时机而言,是开发期或成熟期或饱和竞争期

5、以店铺规模大小而定,是自成商圈或单打独斗

6、以店铺业态别而言,是必需消费或专程消费或购物消费

7、以历史的市场档次而言,是因地适应或引导消费

8、以经营定位而言,是业态不清或定位不明

4.影响店铺商圈大小的因素

(1)店铺的经营特征

经营同类商品的两个店铺即便同处一个地区的同一条街道,其对顾客的吸引力也会有所差异,相应地商圈规模也不一致。那些经营灵活,商品齐全,服务周到,在顾客中树立了一种属寄生性质的店铺,本身并无商圈,完全依靠因其他原因或前往其他店铺购物而随机光顾的顾客。

(2)店铺的经营规模

随着店铺经营规模的扩大它的商圈也随之扩大。因为规模越大,它供应的商品范围越宽,花色品种也越齐全,因此可以吸引顾客的空间范围也就越大。商圈范围虽因经营规模而增大,但并非成比例增加。

(3)店铺的商品经营种类

经营传统商品、日用品的店铺,商圈较经营技术性强的商品、特殊性(专业)商品的店铺要小。

(4)竞争店铺的位置

相互竞争的两店之间距离越大,它们各自的商圈也越大。如潜在顾客居于两家同行业店铺之间,各自店铺分别会吸引一部分潜在顾客,造成客流分散,商圈都会因此而缩小。但有些相互竞争的店铺毗邻而设,顾客因有较多的比较、选择机会而被吸引过来,则商圈反而会因竞争而扩大。

(5)顾客的流动性

随着顾客流动性的增长,光顾店铺的顾客来源会更广泛,边际商圈因此而扩大,店铺的整个商圈规模也就会扩大。

(6)交通地理状况

交通地理条件是影响商圈规模的一个主要因素。位于交通便利地区的店铺,商圈规模会因此扩大,反之则限制了商圈范围的延伸。自然和人为的地理障碍,如山脉、河流、铁路以及高速公路会无情地截断商圈的界限,成为商圈规模扩大的巨大障碍。

(7)店铺的促销手段

店铺可以通过广告宣传,开展公关活动,以及广泛的人员推销营业推广活动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边际商圈顾客慕名光顾,随之店铺的商圈规模会骤然扩张。

5.店铺商圈的调查

1、店铺所在地区平面图。以店铺为圆心,半径分别为1公里、3公里、5公里范围内各居委会所辖区、各居民小区、村镇、各大机关团体单位、学校、各业态竞争店、农贸市场、餐饮业所在地,交通状况。

2、各商圈内居委会所辖区、居民小区、村镇家庭数、人口数、就业人口数、外来人口数、大致收入水平。——常住人口数、户数、人口来源、收入水平、就业位置、主要职业、主要购物场所

3、新建小区规划情况、入住率、大致收入水平、未来发展趋势。

4、各商圈内机关团体、学校人数、集体就餐人数、收入水平、以往购物去向。——行业、占地面积、企业性质、职工人数、平均收入、食堂就餐人数、企业效益情况、距离

5、各商圈内竞争店、农贸市场、餐饮业营业面积、销售额、经营品类、基本特征。——业态、营业面积、结构、客流量、客单价、日均销售额、价格水平、企业性质、经营项目、距离、收银机、停车场规模、

6、店铺营业面积、现有经营品类、历史销售额、各大类所占比重、停车场面积。

7、店铺客流情况、门前客流、车流情况、各时段客流的构成、购买商品构成及大体客单价。

6.优秀的店址的特点

(1) 商业活动频度高的地区。在闹市区,商业活动极为频繁,把店铺设在这样的地区营业额必然高。这样的店址就是“寸土寸金”之地。相反如果在客流量较小的地方设店,营业额就很难提高。

(2) 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居民聚居、人口集中的地方是适宜设置店铺的地方。在人口集中的地方,人们有着种种各样的对于商品的大量需要。如果店铺能够设在这样的地方,致力于满足人们的需要,那肯定会生意兴隆,另外此处店铺收入通常也比较稳定。

(3) 面向客流量多的街道。店铺处在客流量最多的街道上,可使多数人购物都较为方便。

(4) 交通便利的地区。比如在旅客上车、下车最多的车站,或者在几个主要车站的附近,也可以在顾客步行距离很近的街道设店。

(5) 接近人们聚集的场所。比如电影院、公园、游乐场,舞厅等娱乐场所,或者大工厂、机关的附近。

(6) 同类商店聚集的街区。大量事实证明,对于那些经营选购品耐用品的商店来说,若能集中在某一个地段或街区,则更能招揽顾客。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店面众多表示货品齐全,可比较参考,选择也较多,不怕价钱不公道,是有心购物时的当然选择。所以创业者不需害怕竞争,同业愈多,人气愈旺,业绩就愈好,因此店面也就会愈来愈多。许多城市已形成了种种专业街,如在广州,买服装要去北京路,买电器要去海印等,许多精明的顾客为了货比三家,往往不惜跑远路也要到专业街购物。

7.商圈分析

商圈分析是经营者对商圈的构成情况、特点、范围以及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为选择店址,制定和调整经营方针和策略提供依据。

1、商圈分析是新设零售店进行合理选址的前提;

 新设零售在选择店址时,关系力求较大的目标市场,以吸引更多的目标顾客,这首先就需要经营者明确商圈范围,了解商圈内人口的分布状况及市场,非市场因素的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经营效益的评估,衡量店址的使用价值,按照设计的基本原则,选定适宜的地点,使商圈、店址、经营条件协调融合,创造经营优势。

2、商圈分析有助于零售店制定竞争经营策略

零售店为取得竞争优势,广泛采取了非价格竞争手段,如改善形象,完善服务,加强与顾客的沟通等,这些都需要经营者通过商圈分析,掌握客流性质、了解顾客需求、采取针对性的经营策略,赢得顾客信任

3、商圈分析有助于零售店制定市场开拓战略;

商业企业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的制定或调整,总要立足于商圈内各种环境因素的现状及其发展规律、趋势。通过商圈分析,可以帮助经营者明确哪些是本店的基本顾客群,哪些是潜在顾客群,力求保持基本顾客群的同时,着力吸引潜在顾客群。制定积极有效的经营战略。

4、商圈分析有助于零售店加快资金周转。

零售店经营的一大特点是资金占用多,要求资金周转速度快。零售店的经营规模受到商圈规模的制约,商圈规模又会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商圈规模收缩时,零售店规模不变,会导致流动资金积压,影响资金周转。因此,经营者通过商圈分析,了解经营环境及由此引起的商圈变化,就可以适时调整,积极应对。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