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实验室实验法

百科 > 心理测验方法 > 实验室实验法

1.什么是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通常指在实验室内,借助各种实验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主动创造条件,用给定的刺激,引起一定行为反应,在这种条件下研究心理的原因、特点和规律的方法。如关于消费者对购物环境的颜色心理反应的研究就可以通过实验室实验法进行,精确地设备可以准确记录下受试者的一系列生理反应,结论比较科学。但是这种方法一般难以准确地测定复杂的、深层的心理活动和个性心理,应用范围有限。

2.实验室实验法的运用

实验室实验法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可以尽可能排除无关因素干扰而引起的误差,得到的数据比较精确;不仅可以观察到被试的外部反应如谈话、表情和行为,还可借助各种仪器精确测量和记录其内部生理反应;在实验中由实验者主动控制、创造研究条件,引起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可以反复进行实验。比如研究者可以通过改变某些条件,而使另一些条件保持不变,以发现或揭示心理现象的原因。或者是通过控制条件,使某些心理现象在同一被试或不同被试身上重复出现,以判断被研究者的心理现象的典型性和偶然性。但实验室实验法耗资大,实验室的使用率大多不高;并且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常常受人质疑。因为实验室的条件带有很大的人为性,常常只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能做到精确设置所需环境。其得出的结果就与真实的生活有差距。因为生活中的心理现象是受许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实验室却尽量控制多变量,使变量单一化。因此,其实验设计越精密,离真实社会环境差距就越远,其研究结论能否应用于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也就越成问题。

3.实验室实验法存在的问题

现代心理学正面临着“人对它的希望”和“它实际给人带来了什么”的日益尖锐的矛盾。L2 而实验室实验法也正在遭到人们的质疑:通过对一小部分人实验得出的结论,就一定能运用到广大的实践领域吗?仅仅是抽样的被试,能代表千百万形形色色的人群吗?代表性有多大呢?诸如此类的问题随处可遇。的确,在科学实在论的前提下,实验室实验法这种量化方法很难对人心理活动的多样复杂性做出良好的解释,也就在所难免存在很多问题。

1.过分强调数据,而忽视人的内在心理活动

实验法是一种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其结果要求用数据的形式得出一个结论或者是证实一个已存在的结论。当今的心理学研究中,往往只在乎这个结论。所以在实验时,通常只记录被试的数据,而欠缺对被试不同的心理过程进行观察。要知道,人的心理与一般的物的心理特征不同,在研究过程中它会发生变化。

人们所面临的环境不同,心理活动自然也会不同,这也就意味着实验室实验这种控制条件下的心理和人们在普通环境中的心理是存在差异的。在心理实验中,主试和被试难免交互影响,而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反应也未必都是由于刺激本身所引起的,被试在接受刺激的时候,都会存在着一定的主观因素。那么,实验室得出的结论是否能很好地说明和解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呢?这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个别群体参加实验,结论不能广泛地推广

有人曾经这样形象地比喻现今的实验心理学,说它是美国白人大学生的心理学。这句话,乍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有点夸张,但是慢慢咀嚼,会发现说的也颇有几分道理。现今的心理学实验被试的来源面很窄,大部分被试都来自在校大学生,要么就是某个小学,某个中学的学生,像一些工人、农民、商人、军人等都很少作为被试的对象。不难猜测,如此的样本实验,得出的结果应用的范围能有多大。这能解决社会上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问题吗?心理学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包括各个层面的人服务的。实验心理学以如此狭小的实验对象来研究,是不是有些以偏概全呢?

3.研究主题狭隘,应用性差

英国学者保罗·凯琳指出:“实验心理学不能解释什么是本质的人,而且它所呈现的进展越大,实际上它就越远离心理学所应该具有的目标??毫无疑问,所有心理学方法都应根据人性的标准进行判断。”实验心理学由于坚持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可证实性、可观察性,而不得不缩小心理学研究领域,舍弃本属于心理学领域的很多方面。

这是因为心理现象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被证实、被观察和可重复研究的仅是它的一部分。目前的心理实验大都集中在几个领域,譬如当今较高级的实验方法:脑功能成像(FMRI)、事件相关电位(ERP)、眼动等方法都比较集中地致力于语言方面的研究,很少涉及其他方面的研究。而且相当一部分学者都忙于从事理论上的研究,采用各种范式,利用各种材料来证实某个理论,甚至想把某个理论研究到“缝衣针的针尖”一般越细越好。这时候的研究已经是及其深入的对某个微小的细节进行的研究了,范围已经很窄了。相反,很多人对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严重脱离实际,这样的研究结果对大部分人的大部分生活已经没有太多的意义了。“新近特别受重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向,在有的心理学士看来如果以神经生理作为解释复杂行为的唯一因素,那么势必会陷人行为主义以偏概全的覆辙。”也有的心理学家认为,认知神经科学极可能因研究取向过于窄化而伤害其自身的发展。所以说,理论研究得越是深入,心理学离人的现实生活也越是遥远,应用性也就越差。

4.关注个体行为,缺乏社会性

“实验法关注的是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极少从文化的角度、社会历史背景探讨心理与行为的产生和发展。研究设计、结果的分析皆体现在个体层面上,群体或社会层面至多当作情境性因素加以分析。” 个体主义是当代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一个典型特点。在心理学研究中,个体主义忽视心理和行为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原因,从个体内部寻求心理和行为的解释。实验法对于实验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控制所有的变量。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在实验室中很难操控和量化,所以在实验中就不考虑这些因素了。“而脱离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去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歪曲心理生活的现实,阻碍人们对心理和行为本质的正确认识。”5.实验结论各异,结果没有得到整合

当前的心理学研究中,许多人研究的课题往往互不相干,对于同一问题的研究甚至得出相互背离的结论,但是往往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支持。实验心理学的这一局面,导致了其花费大量精力的研究成果无法体现其实践价值,同一个问题,解决方案不统一,甚至相背离,那么叫人如何去应用呢?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所谓的零散、破碎的结论竟然没有人去梳理、去整合,以便得出一个比较真实的结论,供人参考。

4.实验室实验法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心理学是探索人类自身的一门科学,如果说心理学的存在不能给人们以适当的指导与建议的话,那么心理学的存在价值就几乎为零了。人作为群体生活中的一员,是社会的人,所以心理学不仅要给个体带来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给人所生活的社会群体带来价值。通过心理学上深刻的研究,掌握一些人类活动的基本方法,服务人类,让人类生活得更好。

1.从强调“自然人”到兼顾“社会人”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在心理学以人为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境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 在实验心理学中,对被试的研究主要在自然性方面,即不考虑被试的心理过程,在实验中把被试看成一个被动的客体,忽视其主动性,这也就会导致实验数据失真的可能性。心理现象虽然有其自然的一面,但人的心理和意识作为一种精神现象超越了产生它的物质,是高于自然现象的精神现象,其本质是它的社会文化属性。所以,在实验中,要充分考虑被试可能产生的心理过程,并对其尽量控制。以往的心理学曾经把西方人的心理看成是全世界人的心理,把个别团体的心理看成是各个团体所共有的心理。而事实上,他们没有考虑到文化、种族的差异对心理的影响。所以,实验研究的样本要广泛化,尽量涉及多个群体,有代表性。并且要考虑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的作用,把人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把心理实验中的被试从一个“自然人”转化到“社会人”。

2.注重应用性,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心理学研究的很大误区就是与实践脱节,局限于某些理论的研究。实验室实验法更偏向于对某些理论的证实,而忽视其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就这方面而言,实验室实验应该从某些有实际意义的课题出发,从理论的高度来证实实践意义,然后再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检验,真正能应用到人群中去。

3.整合实验中的结论,使其有一定的体系,并可参考

心理学本身是一门有系统、有组织的科学,但是现今很多心理学方面的领域都相当零碎,对某个理论、某个现象的描述解释各持己见。早在20世纪20年代格式塔心理学就提出整合的观点,他们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一个物体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并不是就能得出一个整体。同样,把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实验法所得出的各家各派的结论上,也是有所受益的。面对这样一种现状,实验心理学应该把各家各派的观点进行整合,应该有专门的人来负责这件事情,把不同的结论甚至相背离的结论进行验证,最后拿出一个能让大家满意的答案,方便想利用此理论的人群进行实际应用。

4.研究方法上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并用

“实验操作的方法有效增强了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使之摆脱了空谈与臆想。

但当实验操作的方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甚至是唯一的研究方法时,‘心理’就严重脱离了人及其本质的社会现实性,造成了‘价值中立’的假象。”众所周知,实验室实验法主要以量化研究为主,量化研究是一种较之质化研究精确的一种研究,是一种对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自己关于该事物的某些假设的研究方法。量化研究范式认为研究者必须采用精确而严密的试验程序控制经验事实的情景,从而获得对事物因果关系的了解。因而量化研究所得的数据更能够说明结论的科学性。而质化研究的渊源同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科相关联??是站在被研究者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文化、人及群体行为特征。事实上,心理实验也毕竟不同于物理实验,它的被试是活生生的人,是有心理、有意识的人,所以在研究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量化与质化并用。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