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工资指导价位

百科 > 工资 > 工资指导价位

1.什么是工资指导价位

所谓“工资指导价位”是指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人员等不同岗位人员的工资报酬水平,该数字以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工资总额口径为准,即企业直接支付给各岗位职工的“应得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职工实得工资、住房补贴、租房提租补贴以及由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住房公积金和各项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

工资指导价位反映的是不同职位人员的工资报酬水平,包括经营者、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技人员、服务技能人员、毕业生和非全日制就业人员等。

2.工资指导价位的目的

发布工资指导价位的目的:给企业参考,在确定当年工资时把工资指导价位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结合当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不同岗位的工资水平。由于发布的工资水平有四种数据因而可以适合不同企业需要。

3.工资指导价位的作用[1]

其一,有利于促进市场工资率的形成。我们知道,在劳动力市场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市场的两个主体,工资水平是由主体双方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实现劳动力交换的结果。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某一职位的工资水平,是由众多的用人单位和众多的劳动者,在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在劳动力价值规律的作用下,所共同形成的均衡工资。由于我们现在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尚未健全。政府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发布市场工资行情,有利于引导市场形成合理的均衡工资水平。

其二,有利于企业合理确定岗位工资标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在工资决定中的市场化意识日益增强,逐步建立起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

工资指导价位的发布,使企业可以了解到全市多种职位工资水平的市场行情,在确定不同岗位人员的工资时,有了一个可以直接参考的依据,使企业内部的岗位工资标准可以与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位相互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促进企业的工资管理走向市场化,方便企业按照市场薪资行情调查工资。

其三,有利于促进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有效结合。在劳动力市场上,工资价位是招聘单位和求职者所共同关心的敏感问题,双方最终能否洽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之有关。一方面,对招聘单位来说,如果开出的工资价位偏低,将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员来应聘;如果工资价位定得过高,则又将承受较高的人工成本。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目标,主要是争取以最低的成本支出,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工资作为成本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必定要考虑的。另一方面,求职者在心理上总是希望能寻找到一个具有较高收入的工作岗位。但如果期望值太高,则又极有可能在竞争中败北。

工资价位的发布正能满足双方的需求,以使双方在商谈中,能通过比照,结合实际岗位要求和人员条件,寻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比较合理的工资水平,从而提高职业介绍的成功率。

需要注意的是,工资指导价位只是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的一种参考,并不是一定要遵照执行的强制性标准。由于每个职位都有高位数、中位数、低位数和平均数这四个参考数据,所以,在实际使用工资指导价位时,可以综合所在行业特点、企业经济效益、岗位素质要求等情况,合理确定不同人员的工资水平。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