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投资项目决策

百科 > 财务决策 > 投资项目决策

1.什么是投资项目决策

投资项目决策是由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等投资主体在调查、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对个别投资项目的根本性问题作出的判断和决定。

根本性问题是指:

  • 定项:拟建项目的取舍。
  • 定点:建设地点(厂址、线址、坝址等)的总称。
  • 定方案:建设方案的确定。等重大问题。

2.投资项目决策的作用

1、投资项目决策对项目建设的成败和项目投资效益的高低有决定性的影响

投资项目建设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只有整个项目全部完成,才能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发挥投资效益,并且一经建成投产交付使用,就木已成舟,不能随意移动和变更。项目决策得当,建成后的项目在使用期内就能发挥良好效益;决策失误,就会使建成后的项目难以发挥生产经营效益。甚至导致项目的报废。投资项目一般建设时间长、投资大,项目决策失误,会影响到项目的施工进度。由于工期拖长,一方面会积压和浪费已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投资费用;另一方面,还会使建设项目错过最佳投产时间。两个方面都会影响投资效益的提高,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

2、投资项目决策对整个国家经济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国民经济效益是一个个微观项目的效益综合而成的,项目决策成功,项目投资效益良好,就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将影响宏观效益。其次,投资活动是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投资项目建设时,进行科学的项目决策,从多方面中优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以保证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再次,项目建设是实现社会生产结构合理化的有效手段。投资活动不仅扩大了社会再生产的规模,而且也改变了社会再生产的生产结构。我们可以通过确定上哪些行业项目,不上哪些行业项目;对某些部门的生产进行加强和扶持,对另一些部门的生产进行调整的办法改变原有不合理的生产结构,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最后,投资项目决策还是合理控制投资规模的重要手段。通过项目决策,可以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论证,从而决定取舍。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坚决压缩不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协调发展的项目,使投资建设规模得到合理地控制。

3.投资项目决策的原则

投资项目决策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它包括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也包括对项目投资方案的制定和选择,还包括对投资方案的评估和审批。为了保证投资项目决策的成功,在决策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遵循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

这一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1)在决策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科学决策程序进行决策,就是坚持“先论证,后决策”的原则,必须做到先对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论证,然后进行决策,杜绝“边投资,边论证”,更不应该采取“先决策,后论证”的违反客观规律的做法,投资项目如果不按科学程序进行,不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必须导致事倍功半,欲速不达,贻误决策的及时性,影响决策的正确率,妨碍国民经济投资事业的健康发展。

2)投资项目决策民主化原则。社会化大生产的特点是投资项目规模大、投资多,如近年来建设的上海宝钢,总投资为300亿元,与50年代相比,当时苏联援建的重点成套项目,最多的也仅100亿元,技术复杂,牵涉的范围大,这些均非传统的小生产可与之相比。在以前采用的靠少数人或凭经验决策可办到的事,在当今现代化大生产中就远远不能满足决策的要求,单纯凭个人经验决策很难作出全面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这就需要运用民主的原则,依靠群众的集体智慧,广泛集中经济的。技术的和管理的专家意见,集思广义,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实行民主化决策。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民主化,就不能集中大多数群众的意见,就会变成少数人说了算,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产生片面性、主观性,科学的投资项目决策就难以实现。民主化决策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经济建设包括投资建设的重要特征。

2、系统性原则

影响投资项目建设的各种因素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因此,在投资项目决策时,首先要深入调查和搜集各方面的投资信息,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投资信息主要包括需求信息、生产信息、技术信息、供给信息、政策信息、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信息等。进行投资项目决策,必须在已搜集到的各种投资信息的基础上,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作出系统性的回答:

  • 拟建项目在技术上是否先进可行;
  • 经济上是否合理合算;
  • 建设条件是否具备;
  • 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是否落实;
  • 建设工期多长;
  • 需要多少投资;
  • 资金如何筹集等等。

同时必须考虑项目的相关建设和同步建设,项目建设对原有产业、结构的影响、项目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今后的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问题。在投资项目决策中,遵循系统性原则,就是要全面地考虑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各个方面,切忌疏忽和遗漏。

3、提高经济效益原则

投资项目建设必须带来经济效益,必须以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为中心。投资经济效益有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之分,有近期经济效益与远期经济效益之分,因此,在投资项目决策中必须坚持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近期经效益与远期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投资项目建设的目的。

4、投资项目决策责任制原则

投资是一项风险性的经济活动,投资决策工作必须建立在高度责任制的基础上,所谓责任制,就是要求决策者对其决策行为所带来的投资风险有不可推托的责任,不如此,就不能保证投资项目决策的严肃性和科学性,难以避免决策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在西方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生产资料是私有制,投资项目决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直接的利害关系,对建设项目决策是否认真负责,是通过项目的投资效益与资本家个人的获利多少相结合体同现出来,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对投资项目决策非常慎重,不惜在投资前花费较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费用进行可行性研究,经过周密的调查和财务、经济论证对项目是否应该投资进行认真的研究,在确保投资项目决策的可行性以前,是不会冒投资建设的风险而盲目投资上马建设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投资项目决策是由各级决策部门负责完成的,但决第是由具体的法人或自然人作出的。必须要求他们对自己的决策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为保证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建设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先进合理性,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决策责任制。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决策者不承担风险,导致主观决策,盲目投资,不遵守科学的决策程序的现象屡见不鲜,不承担风险的决策体制是盲目投资,是争项目,不讲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投资决策责任制,是确保项目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和减少投资项目决策失误的重大措施。投资决策责任制建立后,还应有决 策监督制度和法律制度的有力保证,对那些认真负责,具有高度责任心并在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者,要给予应有的奖励和鼓励,对于玩忽职守,造成决策失误,给国家经济建设造成重大损失和浪费者,要追究其法律责任,做到奖惩分明。

4.投资项目决策的内容

根据UNI—DO《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的规定,一个工程项目从投资到建成投产,共经历三个时期,即投资前时期,投资时期和生产时期。可行性研究是属于投资前期的重要环节。它本身又可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和评估报告四个阶段。

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实施纲要;项目的背景与历史;市场和工厂生产能力;材料投入物;建厂地区和厂址;工程设计;工厂组织和管理费用;人工;项目建成;财务和经济评价等10章内容。

2、(大中型投资项目)设计任务书的内容

投资项目建设的目的和具备的条件;建设规模、产品方案和生产工艺等;资源条件、自然条件,水、电、气和交通运输条件,以及协作条件等;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三废”治理的要求;建设用地的计算;劳动人员的定额;要求达到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水平。(小型项目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简化)

3、投资项目评估的内容

市场研究;技术分析;建设条件的评估;投资和财务效益的评估;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估;国民经济效益评估;不确定性分析;总评估。

5.投资项目决策的程序

投资项目的决策程序:是指投资项目在决策过程中各工作环节应遵循的符合其自身运动规律的先后顺序。

我国的投资项目决策程序是在借鉴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决策经验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订的。按规定,大中型工业项目决策程序主要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提出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编制设计任务书(计划任务书);项目评估;项目审批。

1、提出项目建议书

提出项目建议书是投资前对项目的轮廓设想。主要从投资建设的必要性方面来衡量,同时初步分析投资建设的可行性。内容主要有:投资项目提出的必要性,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资源状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的初步分析;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偿还贷款能力测算,项目的大体进度安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初步估算。

2、进行可行性研究

根据调查的资料对投资项目技术上的先进可行性、经济上合理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进行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较,并在研究分析投资效益的基础上,提出建设项目是否可行和怎样进行建设的意见和方案,编写出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决策前,通过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各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技术方案进行比较论证和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和评价,来考察项目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上的盈利性和合理性、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3、编制设计任务书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提供的项目投资若干方案,包括其中的最佳方案,经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挑选确定,即可作为编制设计任务书的可靠依据。

4、项目评估

邀请有关技术、经济专家和承办投资贷款的银行,对项目的要行性研究报告进行预审,然后由投资银行的咨询机构或计划决策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工程咨询公司进行项目评估,即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编制的计划任务书进行全面认真仔细地审查、计算和核实,根据审核、评估的结果,编写出项目评估报告。

5、项目审批

完成上述程序后,决策部门应对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计划任务书及评估报告等文件进一步加以审核,如果项目是可行的,即可批准。计划任务书一经批准,就算立项,投资项目决策就基本定下来了。至于投资项目何时纳入年度计划,动工实施,还需要由计划部门经过综合平衡予以确定。

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投资项目业主责任制的逐步推广,国家进一步下放了投资项目审批权。除了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大型项目和特大型项目外,一般性的中小项目的投资立项权和审批权都下放给地方和企业。

6.投资项目决策方法

1、确定型决策

确定型决策是指拟建项目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有关数据已知或可以加以控制的情况下,在各种项目中间或各方案之间作出最佳选择。

例如:计划投资建设某项工程,经过市场调查和供需情况的预测,在可行性研究后提出三个备选方案:新建、扩建和改建。随着市场需求量较大、一般和较小的变化情况,对建设方案进行决策,选择最佳方案。三种方案在市场需求量不同的情况下的收益值,如下表所示(表1):

决策收益表(单位:万元/年)

投资项目决策

根据表6-1各方案的获利水平:

  • 当市场需求量已知较大时,决策者应选择第一方案,即新建;
  • 当市场需求量已知一般时,决策者应选择第二方案,即扩建;
  • 当市场需求量已知较小时,决策者应选择第三方案,即改建。

2、非确定型决策

对拟建项目进行多方案的比较时,虽然不同方案的收益值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可以估算出来,但对多方案可能出现的概率难以估计。这种情况下的决策,称为非确定型决策。

根据决策者工作作风不同,非确定型决策又可分为等概率法、小中取大法、大中取小法、最大最大收益法等多种。

例如:计划投资建设某项工程,以增加某种新产品生产能力,该工程投产后产品的需求量预测可能出现较高、一般和较小三种情况,由于缺乏详细准确的资料,对各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无法估计。在投资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提出三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各个方案在不同需求量情况下的产品收益值(亏损用负数表示)如下表所示(表2):

决策收益表(单位:万元/年)

投资项目决策

1)等概率法

假定各自然状态以相等的概率机会发展,求出各方案的期望值E,期望值E较大者所属方案较优。根据表的数据求出各方案的期望值如下:

  • E1=(6000+4000-2000)/3=2667万元;
  • E2=(7500+4500-5500)/3=2167万元;
  • E3=(5000+2000+1200)/3=2733万元。

比较以上三种结果可知,采用第三方案最优,即改建。这种方法一般为经验尚不丰富者采用。

2)小中取大法

也称“最小最大收益法”。就是在最小收益值中选择最大值的方案。决策步骤是:

首先找出各方案的最小收益值,然后加以比较,从中选出最小收益值中最大值所代表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表中,第一、二、三方案的最小收益值分别是-2000、-5500、-1200,以第三方案(-1200)为最大,因而选用第三方案作为最优方案,即改建。

这种分析方法,是以最小收益值作为评价标准,其决策原则是收益值不要低于某个水平,一般 为较为保守稳健的决策者所用。

3)大中取小法

亦称“最大最小后悔值法”。就是选择一个在作出决策后最不后悔的方案。

后悔值:当决策选择了某一方案,结果证明所选择的方案并非理想,因而因少获得一部分收益,或多蒙受一些损失而感到后悔。由于选错方案而少获得的收益或多蒙受的亏损值,叫做后悔值。

大中取小法,先是找出各个方案的最大后悔值,经过互相比较,从最大后悔值中选择数值最小者所属方案为最优方案。

以表为例计算各方案的后悔值如下:

需求较大时:

  • 第一方案的后悔值为7500-6000=1500
  • 第二方案的后悔值为7500-7500=0
  • 第三方案的后悔值为7500-5000=2500

需求一般时:

  • 第一方案的后悔值为4500-4000=500
  • 第二方案的后悔值为4500-4500=0
  • 第三方案的后悔值为4500-2000=2500

需求较小时:

  • 第一方案的后悔值为1200-(-2000)=3200
  • 第二方案的后悔值为1200-(-5500)=6700
  • 第三方案的后悔值为1200-1200=0

以上结果归纳为下表(表3):

投资项目决策

在上表中,我们选择各方案最大后悔值的最小值(即2500)所属的方案为最优方案,即第三方案,即改建。

这种方案常为性格内向的决策者采用。

4)最大最大收益值法

即求出各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可能的最大收益值,经过相互比较,确定最大收益值中的数值最大者所属方案的最优方案。

在表2中,第一、二、三方案的最大收益值分别为6000、7500、500,以第二方案为最大,因而选择第二方案(即扩建)为最优方案。

这种方法常为喜欢冒险、有杰出才能和直觉,并有失败承受能力的决策者所采用。

3、风险型决策

亦称“随机型决策”或“概率型决策”。这种决策的特点是:影响和决定拟建项目的各种因素是否会发生,在事前有些是知道的,有些是难以预料的,只能估计未来各种因素发生的可能程度(概率),而不能肯定其能否发生。也就是,未来事件的发生是随机型的。

这种方法一般是根据预测概率和收益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其中期望收益值最大者所属方案为最优方案。

例如:计划投资的某项目有三种方案:新建、扩建、改建,面临未来市场好、中、差三种自然状态,预测各状态可能出现的概率分别是0.3、0.5、0.2,各种状态下各方案的收益值,如下表(表4):

投资项目决策

根据表4,计算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

  • E1=5000×0.3+2000 ×0.5-1000 ×0.2=2300万元
  • E2=3000 ×0.3+2500 ×0.5-500 ×0.2=2050万元
  • E3=2500 ×0.3+3000 ×0.5+0 ×0.2=2250万元

其中,E1最大。因此,第一方案为最优方案,即新建方案。

风险型决策也可采用决策树法进行分析,其绘制方法和步骤如下:

  • 画出决策点,以方框“□”表示;
  • 从决策点引出若干直线,每条直线代表一种方案,这些直线中方案枝,在方案枝上标明各自的投资额;
  • 在种各方案枝的末端画一圆圈“○”,称之为机会点;
  • 从机会点引出若干条直线,代表不同的自然状况,叫概率枝;
  • 在概率枝的上下标明可能的各自状况下相应的损益值及主观概率值;
  • 在概率枝的末端画上“△”,表示 终点,有时也可将各概率枝在各自状态下的损益值标在“△”的后面,这样就构成了决策树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