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消费结构合理化

百科 > 消费 > 消费结构合理化

1.什么是消费结构合理化

消费结构合理化是消费合理化的核心问题,是确定合理产业结构和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前提,具体:

1.人们的消费需要得到较好满足,保证人的智力、体力充分而自由地发展。

2.较好满足人们每天正常所需的营养,并使营养平衡,促进健康。

3.有较好的消费质量。

4.有利于合理利用经济资源。

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既要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带动下的物质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又要体现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说,消费结构合理化是在消费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础上,居民的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消费领域进一步扩大,消费空间得到提升。

2.消费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首先,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消费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必须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因此,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就是使消费内容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基础上,既能满足当代人消费与发展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能力构成制约的消费;消费结构合理化应体现消费的发展性,即消费方式日渐科学、消费结果越来越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消费结构的合理化能够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马克思说:"消费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①通过消费,人们的智力、体力得到发展,需要得到满足。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消费资料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生存资料是指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基本消费资料;发展资料是指劳动力扩大再生产所需的消费资料;享受资料是指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和质量,满足人们享受需要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消费结构中生存资料的比重不断降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比重不断提高,是消费发展的一般规律。合理的消费结构,必须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不断提高,充分满足人们对于文化、教育、培训的需要,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第三,消费结构合理化将引导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全面升级。

消费结构的合理化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支持,产业结构对消费结构具有约束作用,同时,合理的消费结构又是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导向作用,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目前我国市场结构问题的主要矛盾在于供给,特别是在于供给结构调整的滞后,此时消费结构合理化对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消费结构的合理化使消费的选择性和个性化大大增强,需求的范围增大、层次增多,将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市场细分深化,使产业内部的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专业化市场不断形成,产品系列不断拓展,可有效解决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失衡问题。

第四,消费结构合理化将促进技术和产业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是消费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其对消费质量的要求将促进技术开发和新产品开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的转化;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新兴产业的迅速扩张和生产能力的迅速提高,使经济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但是,现实的消费结构并非就是合理的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合理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由不合理状态逐步向合理标准接近的过程。因此,一定时期,合理的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生理标准、经济标准和社会标准。

3.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第一,消费结构合理化的经济标准。

首先,合理的消费结构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并能引导和调节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任何消费者总是生活在既定的社会生产条件,因此,其消费受社会生产状况的制约,受生产力水平制约。合理的消费结构首先应与一定条件下的社会生产状况,即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相适应。但在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下,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增强,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必须适应消费结构的变化,否则,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缺乏动力。因为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结构调整是企业的自主行为,但影响企业行为的是市场需求,即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才是结构调整的真正动因和依据。因此,合理的消费结构不仅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还必须有利于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其次,合理的消费结构能够拉动经济不断增长。随着市场格局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过剩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的常态经济,经济增长支撑力量由投资和出口带动转为由最终消费需求拉动。从长期来看,真正决定经济运行方向和增长速度的是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消费结构变动对整个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起着始发性、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消费结构合理化可为经济发展开拓更宽的领域和更大的空间。

第二,消费结构合理化的社会标准。

首先,合理的消费结构能够保证消费质量的不断提高,并反映公平与效益的统一。消费质量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从社会问题的角度来看,消费质量影响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影响消费者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合理的消费结构必须保证消费质量的不断提高,并通过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不断增加,使人们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普遍提高。同时,合理消费结构又表现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层次,体现合理消费差别。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使人们的消费行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消费结构内容更加丰富。这样,既可体现社会公平,又能体现出劳动效益,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公平与效益的统一。

其次,合理消费结构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合理消费结构表现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支出中用于精神文化和服务方面支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合理消费结构,要反映文明、健康、科学进步的生活方式,要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消费结构合理化的表现及实现途径

1、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居民全部消费支出中,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食品、衣着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大幅下降,而体现发展与享受需要的交通通讯、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出比重迅速上升,消费结构逐步优化。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仍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如商品类同现象严重,难以满足并实现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和层次化。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存在,使有些技术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产品,难以被多数消费者所接受,影响了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因此,实现消费结构合理化,必须通过下列途径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升级

第一,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特别应保证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水平的提高必然带动消费水平提高,促进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

第二,加强供给调控,增加有效供给。有效供给是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基本保证,优化供给结构,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需要。因此,首先应通过市场细分,优化供给结构。从城乡居民的收入环境及消费环境出发,调查并预测农村市场、城市市场及城市中不同收入群体的现实需要和潜在需求,以此组织生产和经营,创造出有效的供给,逐步改变目前产品的结构性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现状。同时,供给领域应紧紧抓住农村消费市场这个关节点,提高供给结构中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商品的比例,增加供给的针对性。其次是创新供给,引导消费。从城乡居民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需求不断上升的要求出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重点发展服务业和教育、文化、娱乐、卫生保健、旅游、通讯等产业,满足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同时,应提高供给质量,规范供给价格。我国已经加入WTO,面对的市场竞争将空前激烈,商品的高质低价和优质服务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我们如不抓紧改变目前的供给状况,那么因质量而造成的产品过剩将更加严重。因此,必须增强质量观念,严格质量标准。

第三,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经济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建设,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一是在基础产业中不断加大科技含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起到支撑作用;二是工业经济的增长从依靠自然资源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的加工精度和深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通过科技进步,不断开发和创新产品品种,使低水平、低档次的消费品逐渐淡出市场,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占领市场,引导并激活居民的消费和消费欲望,促使人们向个性化消费发展。

2、文化消费增长较快。

文化消费属于满足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高层次的消费,文化消费的不断增加,是消费结构合理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用于精神文明消费方面的支出不断提高。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支出627.80元,占消费总支出的12.6%,比1978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180.70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几乎为零提高到2000年的11.2%。但是,目前我国文化消费领域中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文化消费结构不合理,文化消费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不断增加文化消费的数量,提高文化消费的质量,是优化消费结构的需要。为此,第一,增加教育消费,努力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教育消费支出的增加,一方面使消费者的知识文化水平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消费者消费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增加了对文化消费的更高层次需求,使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的含量增加。第二,发展文化产业,不断优化文化产品的供给结构。面向城乡居民生产既有艺术水准、又具有较高思想性,并且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逐步改变面向城市的文化产品过剩、面向农村文化产品不足,营利性娱乐场所过?、公益性文化产品不足的状况,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第三,加快文化消费,特别是公益性文化消费硬件建设,主要包括博物馆、科技馆、文化广场等面向广大消费者文化娱乐设施和场馆的建设。第四,强化文化市场管理,改善文化市场环境。人们的文化消费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的,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是提高文化消费质量,增加文化消费总量的必要条件。第五,加快文化产业化进程。依靠产业化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我们应顺应这一潮流,加快文化产业化发展,增加文化产品的品种和数量,提高文化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3、服务消费日益成为消费的重要内容。

居民服务消费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是消费结构不断改善和日趋合理化、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依据。目前,由于服务业的各行业内部结构及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服务业结构失衡,不能充分满足城乡居民的服务消费需求;由于服务业的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水平低,影响了服务规模的扩大和服务种类的增加,不能满足居民对新兴服务消费和现代服务消费的需要。因此,为满足城乡居民服务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服务消费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促进消费结构的合理化,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第一,加快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高其技术水平,增加服务品种,改善服务手段,赋予传统服务业新的活力。第二,积极开拓新兴服务产业,拓宽服务领域。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保险、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需求增多,为这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4、绿色消费逐渐成为时尚。

绿色消费是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为基础,消费方式符合生态系统的要求,有利于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当今世界,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日益走进人们的生活。据有关资料,94%的意大利人在选择商品时会考虑绿色因素,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绿色消费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产生的,符合人类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要求。绿色消费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2001年的消费主题即是"绿色消费"。倡导和发展绿色消费是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的重要举措。

第一,广泛开展绿色消费的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消费和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发展绿色产品,增加绿色消费。没有绿色生产,就没有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生产要求企业在原材料的获取、产品的设计及生产制造过程中都应注入全新的绿色理念,严格按绿色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注重生态环境,保障生产与生态持续协调发展。

第三,促进绿色营销。建立绿色营销渠道,有效组织绿色产品货源,积极向消费者介绍、推荐绿色产品,做好绿色产品的售后服务等。绿色消费引导绿色生产,绿色生产推动绿色消费,将促进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