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经济政策学

百科 > 经济学分支学科 > 经济政策学

1.我国经济政策学的研究

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经济政策学研究的。在这短短的二十几年时间里,经济政策学从无到有并得到了一定的普及。许多高等院校的经济学或经济管理专业都开设了经济政策学课程,相关的教材或著作也不断涌现。作为政策运行方面的指导,经济政策学在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又发生了很多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国内经济的运行受国际环境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就国内各个行业内部来说,相应的变化也是巨大的。这就需要不断制定或调整经济政策,以调整各种经济关系,有效指导经济活动。正因为如此,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经济政策学的研究与应用。

因为从理论上说,经济政策学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是连接经济理论与现实经济活动的“桥梁”。经济政策学中阐明的思路、工具与方法对我国政府决策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恰当可行的经济政策,各个行动层面执行经济政策、提高政策运行的效率与效果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实践来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不断出现一些新现象、新问题,需要用新的方法去思考,用新的理论去回答,用新的手段(包括政策)去解决(事实上,寻求切实的新政策、进行配套改革和循序渐进的改革一直是我国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而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以经济政策学作为依据与指导。特别是由于经济政策涵盖非常广,内容非常多(如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贸易政策等等),各项政策又都有它们不同的特征、功能以及体系结构,掌握了经济政策学,更有助于在一定的高度、以系统的思路、科学的方法发现经济问题、分析经济问题,并以相应的政策解决经济问题。

时下有一种观点:2005年是政策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策作为政府调整经济活动的主要手段将越来越重要。我们认为,我国已经到了应该强化人们对经济政策学的重视,推动经济政策学的普及与应用的阶段。我国经济政策学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学术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人们对经济政策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已经在经济政策基础理论及框架的基础上形成经济政策学教学与研究体系。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具有教科书性质的经济政策学著作并不是太多(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但是十几年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明显的,可以从许多方面加以总结或考察,如:

1.确立了经济政策学体系结构和基本框架。早在 2O世纪8O年代末郝云宏等人就提出了建立经济政策学的主张,并于1989年5月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经济政策学》。书中以经济政策学总论、经济政策体系、经济政策的综合配套和效应评估为核心,提出了对经济政策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体系。此后,以经济政策学以及相关内容命名的著作不断出现:如:经济政策科学方面有中国团结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陈福生的《经济政策学》、重庆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周炼石的《经济政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刘志彪的《经济政策学概论》等;经济政策理论方面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谢百三的《中国当代经济政策及其理论》等;产业政策方面有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钟甫宁的《农业政策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刘吉发的《产业政策学》等。虽然在目前所出版的经济政策学的书籍中对于具体的宏观及微观经济政策的介绍有不同的偏重,但对于经济政策体系结构及基本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了共识;对于主要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政策目标、内容设计、作用机制等也有了更加详细的介绍,并对这些经济政策圆的单独使用、固定搭配、分解组合和综合配套等几种运用方式有了比较详细的论述。经济政策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已经形成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2.较细致地分析了经济政策的操作运转系统。从经济政策的制定、执行、运行调节、效应评价、调整控制直到最终终结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通过对经济政策目标的研究,提出了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手段等,并通过研究经济政策的执行模式、原则,以及评估模型对经济政策的整个操作及运转系统有了更详细的研究,更进一步确立了经济政策作为一个系统的运转过程。

3.对经济政策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表现在:一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越来越重视经济政策的研究,许多部门、行业、院校都有各种各样的政策研究所和研究院。二是对具体政策的研究比较深入。例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西部开发政策、民族经济政策、特区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政策等等都有了多年的跟踪研究、即时研究与预测研究。而且,许多研究成果已经形成系统内容。三是进行了实证研究。如《现代宏观经济政策学》中就有对宏观经济政策实证分析,从而使经济政策学不再因仅仅局限于理论的研究而显得比较空泛,而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经济政策学有了更多的实践基础,从而也更有说服力。

2.加强经济政策学研究的建议

由于经济政策学在我国还处于发展时期,在许多方面都有发展的空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我国经济政策学的教学与研究。

1.继续提高学术规范水平。现代科学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基本学术规范(如文献综述和评价等)。这些学术规范是任何一门现代科学学科成熟和健全发展的必要条件。按学术规范对经济政策学进行研究,可以防止学术研究中可能出现的、对问题进行简单现象描述或议论的情况,这一点对经济政策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因为经济政策学是对政策实践的提炼,也是政策实践的指导。作为政策实践的指导,它必须具有实践性与可操作性,而这就来自于对问题研究的针对性。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已经过了引进国外政策学、建立自己的政策学的阶段。现在的重点是如何结合我国的经济环境、经济活动的诸多特点不断完善经济政策学的体系、结构,调整和充实相关的研究内容。所以,需要进行扎扎实实的系统研究。

2.适当扩充研究对象。经济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界定。从语义层面就有三种不同的解释:首先,经济政策学是专门研究经济政策的学问。其研究对象主要是经济政策决策要素、经济政策体系、经济政策决策过程、经济政策咨询、经济政策效应、经济政策局限性等,以寻找经济政策的规律性。其次,经济政策学是对经济的政策学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发现经济问题、制定经济政策、执行经济政策、评估经济政策、终结经济政策,以规范经济政策的过程。再次,经济政策学是对政策的经济学研究。主要是从成本与收益角度对政策过程、政策结果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提高经济政策的效用。在现有的经济政策学及相关著作中,大多将前两方面(尤其是第二方面)作为研究重点,还没有将后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纳入研究体系当中。

3.不断扩展研究内容。如目前经济政策学书籍中对经济政策工具进行单独提出和讨论得还比较少,一般只简单讨论经济政策运用的几种方式或只在具体的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的研究中才强调政策工具的研究。其实,就经济政策工具本身来说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经济政策工具系统性问题,以及经济政策工具的实际运用问题等。另外,经济政策工具和经济政策目标的关系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经济政策工具与经济政策目标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而有些经济政策目标是复杂的,即一项经济政策包含着多重目标,如美国反垄断政策就有基本目标、激励目标与终极目标。不同的目标需要不同的工具与之相适应。

4.扩大教学、研究队伍。十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经济政策学的研究是有目共睹的,但作为一门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科学还没有引起相关理论界的关注和重视;高校中开设经济政策学课程的也为数不多。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我国高校每年的招生人数相当可观,但由于缺乏对经济政策学的认识、重视,或虽然重视但没有合适的教学与研究人员,所以,有些学校到现在还没有开展经济政策学的教学与研究,而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所以,应该大力提倡和推动对经济政策学的研究和应用。唯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我国各个决策层的政策水平,从而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政策在解决经济问题、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我们认为,经济政策学教学研究会是推动我国经济政策学教学研究发展的一个很有效的平台,它在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相互协同进行教学和研究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5.增加案例分析方法。经济政策学已经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教学体系也基本成熟。在今后的发展中,不仅应该继续重视规范性的研究,阐明“决什么策”、“谁来决策”、“如何决策”等基本问题,而且应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人们对这一学科的进一步认识与理解。从教学研究方面看,将案例教学引入经济政策学的教学体系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经济政策学中使用案例分析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原有的教学体系中增加实际的案例资料。这些资料可以作为阅读材料放在每个章节的最后,也可以置于具体内容之中,用鲜活的材料说明所阐述的道理。二是直接用案例教学法。用几个大案例来总结经济政策学的知识体系和结构。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操作的难度比较大,至少到目前为止还少有这样的教材。所以,如何将经济政策学发展成为一门活生生的、蕴理论方法于实际的学科是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