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经济管理机构

百科 > 管理术语 > 经济管理机构

1.什么是经济管理机构[1]

经济管理机构是指为了实现经济活动的目标,在人员分工及功能分化的基础上,使管理者群体中的各个成员担任不同的职务,承担不同的责任,赋予不同的权力,共同协作,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组织起来的系统或形式。经济管理机构从宏观上看,是各级政府机构及其设置的综合和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从微观上看,主要是企业内部管理机构。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由一批在社会分工中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管理技能,按照一定方式组织起来的人员集合体。这些人员(即管理者)在管理机构中,根据分工都有一定的职位、权力、责任和义务,代表管理机构行使管理的职能

2.经济管理机构的组成要素[1]

经济管理机构由人、目标、制度、信息等要素组成。

1.人。

人是管理机构的主体,是诸要素中的第一要素。一个好的经济管理机构,就在于它能使人们在其中的位置与相互关系处于最佳状态,使人们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行动彼此协调和谐。因此,应正确地选择和合理地配置机构中的成员,分析其行为及如何进行激励,研究个人在组织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建立组织机构的精神文明等,来统一机构成员的意志和行动,以保证管理机构目标的实现。

2.目标。

目标是管理机构活动的目的和方向,没有共同的目标,机构的建立就失去了意义。有了目标,才能统一机构中成员的行动,并根据目标的要求去选择、培养成员,确定机构形式、技术装备和物质条件等。管理机构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机构成员对目标理解和接受的程度。因此,有了机构的总目标之后,还要把它具体化为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并努力使每个成员的工作任务与他们的客观条件和主观要求相一致,使目标真正成为每个成员的行动纲领。

3.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管理机构中每个成员的活动规范和准则。机构中每个成员的活动都会对与其相关的成员产生影响,从而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为了避免机构成员各行其是所带来的混乱和矛盾。管理机构必须有一定的章法来规范每个成员的行动。因此,规章制度是机构成员间的“粘合剂”和行动准则,是使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和秩序进行活动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4.信息。

信息是管理机构进行管理活动的。神经”。经济管理机构要实施有效的管理,就需要通过某种媒介进行横向和纵向、内部和外部的联系,这种媒介就是信息。信息在管理机构中的作用,就象人体的神经系统一样,能将机构成员之间的活动以及机构内部活动与外部环境有机地协讶起来,以实现管理目标。

此外,必要的物质设备、货币资金和一定的技术知识等,也是经济管理机构的组成要素。没有它们,管理机构也建立不起来。

3.经济管理机构的内容[2]

按经济管理机构的内涵,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经济管理机构的内部组织形式

这个形式是指其内部分支机构的结构形式及其管理人员配置结构的形式。经济管理机构从纵的方面,其内部按系统可以逐级分为若干层。例如中央级经济管理机构,其纵向的内部结构有全国人大、国务院、部、司、处这样不同等级的分支机构来共同组成。从横的方面,经济管理机构按分工原则又分为具体不同的工作部门,并由这些不同的部门共同组成同一级经济管理机构整体。管理人员的配置,即与机构结构形式相联系的管理人员的结构形式,有管理人员的配置数量、管理人员的职权分工等内容。

(二)经济管理机构的职能

从社会经济管理的目标和管理过程的环节讲,经济管理机构的职能可以分为五大类:

第一,决策职能决策,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人们为影响事物的未来发展、协调人们的活动而做出的一定选择和决断。经济管理中的决策,是为促进经济发展,协调人们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而做出的政策、法令和指令。经济管理机构的决策职能就是以客观经济实际为依据,正确地发布经济政策、法令、指令的职责和功能。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机构进行科学管理的基本点和焦点,好的经济决策将引导经济良性和健康发展,错误的经济决策将导致经济走向歧途。好的经济决策的产生并不只限于经济关系、经济运行机制的因素,它还要受到经济管理机构组织形式和经济决策者决策能力的影响。

第二,组织指挥职能。马克思说,凡是社会化大生产,都需要组织指挥,以协调人们的行动。经济管理中的组织指挥就是在经济决策的基础上,对各个经济活动环节和人们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组织、安排,协调和矫正。经济管理机构的组织指挥职能是进一步完善、补充经济决策的过程,是经济管理机构决策职能的延伸、发展及实际化和具体化。

第三,调控职能,即调节控制经济发展的职能。经济运行是一个多元的、变化的系统工程。从静态讲,经济运行在决策、指挥过程中不可能非常准确的达到运行目标;从动态上讲,经济运行会不断打破原来预计的经济活动量,产生预计外的不平衡。因此,对经济的调控是经济管理机构韵一个经常性的任务和职能。所谓调控职能,这里指的是经济管理主体重新审定和修订经济决策,使经济在发展中不断平衡及始终保持良好运行的管理职能

第四,检查监督职能。检查监督是一切社会管理都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经济管理过程中的检查监督就是对经济运行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查验督促,以便纠正管理过程和管理对象的错误。检查监督是经济管理机构必不可少的管理职能。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经济管理机构的检查监督职能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检查监督决策、指挥、调控的正确与否;二是检查监督被管理者对决策、指挥、调控的执行情况。

第五,思想教育职能。思想教育属于全社会的职责,更主要的还属于宣传教育部门的职责。但如果在经济管理机构中专门设立思想教育分支机构,赋予它思想教育的专门职能,无疑,这将大大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思想教育的职能,从经济管理的角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教育:一是对经济决策、经济指挥、经济调控内容的宣传教育;二是对经济活动主体进行思想、道德和经济活动规范的教育。

经济管理的五种职能合为一体,构成经济管理机构的整体职能。经济管理机构的不同职能应建立起相关的经济管理分支机构或不同的经济管理职能系统。

(三)经济管理机构的层次结构

经济管理机构,按行政或按经济管理行业系统来区别,从上到下都可以分为若干层次。这种不同等级的层次关系就是其层次结构。比如,经济管理的层次结构按行政区划可以划分为中央、地方、企业几个基本层次;按经济管理行业系统,在生产中有全行业管理组织、生产企业集团、企业等主要层次。

4.经济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原则[2]

经济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指的是经济管理机构在组织功能上的诸关系的总和。根据经济管理机构适应经济管理需要,从而建立经济管理机构以应有的目标作依据,经济管理机构的组织结构原则应该是:

(一)在内部组织形式上,坚持经济管理机构与行政、党务、社团管理机构分开的原则

经济管理同其他管理相比具有不同的管理特点,各有其不同的管理对象、管理方法和管理目的。因此,从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律讲,需要把不同类型的管理机构严格区别开来。在传统的集权式经济体制模式下,经济管理机构与行政管理机构不分,或者以行政管理机构代替经济管理机构,造成管理对象、管理功能、管理职责混乱及管理方法失当,从而使管理过程效率低、管理对象效益差,并由此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与以上情况相反,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某些地方、某些部门混淆不同管理机构职能的现象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以经济管理机构代替行政、社团、学术管理机构,以经济管理的方法、功能、目标代替行政、社团、学术管理的方法、功能和目标,从而又违背了这些管理的规律,影响了这些管理对象的发展。

(二)在职能结构上应坚持专业化分工管理和综合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专业化生产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专业化生产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专业化生产的特点是生产专业化,分工细密,各生产行业以及各生产过程之间联系紧密。为适应专业化生产的需要,经济管理机构的建立应该坚持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即有什么专业化生产就应有什么样的专业化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在体现专业化管理的同时,经济管理还应体现综合管理的原则,使专业化管理与综合管理结合起来。为什么要进行综合管理呢?首先,是因为专业化之间需要协调,需要综合管理,需要建立进行综合管理的经济管理机构。其次,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地、各行业相差甚远,为协调各地、各行业的关系,调节它们之间的经济利益,也需要实行经济综合管理,并建立进行综合管理的经济管理机构。可见,将分工管理与综合管理结合起来,有利于从两方面扬长避短,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三)在层次结构上应坚持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方面,有指令性计划与市场调节。为使宏观经济运行达到平衡、高效,那就要实行统一管理,以及建立统一管理的经济管理机构,并赋予这些机构以综合管理的权力。在另一方面,为使微观经济充满活力,为发挥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作用,为使中观和微观经济活动者随时能按各自不同的具体情况修订经济指标、调整经济行为,经济管理机构还需同时强调和坚持分级管理的原则。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将这两方面兼顾起来,实行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管理中就可以收到宏观有效控制和微观充满活力的双重效果。

(四)在管理机构的自身约束机制上,应体现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经济管理机构对下属经济组织、企业,按市场经济运行原则,使它们在生产经营中责、权、利相结合,能充分调动企业及职工的积极性。这里,考核者是经济管理机构,考核是必要的。但是,作为考核机构本身,它也并不是由机器人,由没有经济利益、由不使自己发生必然经济联系的人来组成。事实上,经济管理机构作为一种履行考核下属职责的管理机构,它是由具有经济利益,由具有现实经济关系的人组成。经济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不是生产和流通,而是管理和考核,但他们从事管理时工作的好坏,考核是否正确、公正,这也有其尽职尽责的问题。经济管理机构及其组成人员不但自身有经济的责、权、利问题,而且其责、权、利的划分比企业的要求还应该更严格。因为,他们从事管理工作所担负的经济责任比企业更大,他们工作的稍微一小点失误都会造成比企业大得多的经济损失。所以,对经济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责、权、利相结合的考核,使经济管理机构在运行中形成自我约束机制,是建立经济管理机构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过去,对经济管理机构的工作要不就是完全没有考核和监督,要不就是单纯以行政方法进行粗略的考核监督,主观随意性很大。在过去这种对经济管理机构没有严格考核,没有自我约束机制的情况下,经济管理机构成为只有权力,没有责任的衙门式机构,所以,当其行使管理权时就难免出现严重的官僚主义,甚至还会违法乱纪。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要改掉过去那种只考核被管理者的责、权、利结合,而自身责、权、利结合不被考核的状况。对经济管理机构的责、权、利考核,一是要使它自身有约束、监督系统,有自我约束、考核能力;二是要有上一级或者独立的监察、考核部门专门对其进行考核;三是也要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思想教育的各种方法共同施行其考核,且考核也必须是严格的。

5.经济管理机构体系[1]

经济管理机构遍布于社会经济的各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各组织之中,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经济管理的机构体系。主要包括决策体系、执行体系、控制协调体系、监督体系和信息网络体系。

1.决策体系。

决策是最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是管理活动的核心。为了保证决策的有效进行和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应积极建立和不断完善决策组织体系。完备的决策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进行最终决策的决策中枢系统,为决策中枢提供各种可供选择方案的参谋咨询系统,和为这两个系统提供及时可靠信息资料的情报信息系统。以企业为例,以厂长(经理)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就是决策中枢系统,各职能科室就是参谋咨询系统和信息系统

2.执行体系。

决策作出之后,就在于执行,在于如何有效地组织实现决策,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补充和完善决策。为了保证执行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高效的执行机构。执行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下,又可按管理内容的不同分为各种不同的执行分系统;各分系统又可根据不同的职能分为不同的执行机构,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体系。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都属执行系统,企业里的生产车间及供销部门也属执行系统。

3.控制协调体系。

要充分发挥控制协调职能的作用,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作保证。从宏观经济来说,应按照直接调控和间按调控相结合并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纵横交错、条块结合、目标明确、职责分明、精简高效的控制协调机构网络。如计划财政、工商、银行、物价、劳动、人事等部门都属控制体系。

4.监督体系。

监督是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之一,其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和纠正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纪犯法行为,从而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为了充分发挥监督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经济监督、国家监督,党的监督、社会监督、人民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构体系。

5.信息网络体系。

信息是管理的“神经”,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资源。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必须建立健全信息体系,以保证为各管理层次及时提供准确、适用的信息。我国目前信息体系的构成有统计机构、情报研究机构及各专业和综合管理部门中的科研情报机构等。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