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詹姆斯·穆勒

百科 > 英国经济学家 > 詹姆斯·穆勒

1.关于“功利主义”

詹姆斯·穆勒自称最早提出并使用了“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这一概念,认为功利主义就是最大幸福主义,“承认功用为道德基础的信条,换言之,最大幸福主义,主张行为的是与它增进幸福的倾向为比例;行为的非与它产生的不幸福的倾向为比例。”

功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思潮,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以功利(苦乐)为计算标准来判断人们行为的善恶。边沁指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只有他们两个才能够指出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以及决定我们将要怎样做。”詹姆斯·穆勒认为最大幸福“并不是行为者自身的最大幸福,而是最大量之一般人幸福。”可见,功利主义的原则是以经验主义和抽象人性论为哲学基础,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以功利幸福为核心内涵,以行为效果为评价依据,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基本原则和最高理想的。从本质上说,功利主义是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为“占统治地位的发达的资产阶级服务的。”

把功利主义与联想主义融合在一起的人是詹姆斯•穆勒,在他看来,心灵是一块被动的白板,它接受简单感觉,通过形成原子单位之间的联结,使简单感觉组合为复合感觉或观念。詹姆斯•穆勒把联想主义推向了极端——完全机械式的心理画面:在这幅画里,观念自动地跟随着观念、没有为意志控制留下余地。詹姆斯•穆勒的观点与他对教育的兴趣有关,也受爱尔维修的影响,詹姆斯•穆勒认为如果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完全是被动的,那么教育的责任就在于正确地塑造个人的心灵。

有意思的是他把这种观点加以实践,在儿子3岁时教他学古希腊语,8岁时学拉丁语,结果他的儿子在10岁时就写成了罗马法史。可惜他的这个儿子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 1806-1873)并没有如他的父亲那样,成为一个功利主义者,相反,当他意识到功利主义的狭隘与贫乏之后,他反而转向了关注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浪漫主义。他否认人是机器,把人看成是活生生的东西,他们的自主发展和成长应该得到培养。约翰•穆勒关于联想主义的论述被称为心理化学(mental chemistry),他主张元素的观念可以融合成一个整体的观念,而无法还原为它的元素。这些元素产生新的观念,不只是组合而已。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