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中国的财政补贴

百科 > 财政补贴 > 中国的财政补贴

1.中国的财政补贴概述

中国国家预算中对财政补贴在预算收支两方面均列有类级科目。收入中列有“国营企业计划亏损补贴”,即通过收入退库形式拨补由于价格因素造成的政策性企业亏损。其中主要有工业、商业、粮食、邮电、农牧等各类企业的计划亏损。在支出中列有“价格补贴支出”,包括粮油加价款、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市镇居民的肉食价格补贴等20多个款项。在各类事业行政经费支出科目中,还列有给职工的主要副食品价格补贴等项支出。此外,在其他支出类中还列有财政贴息支出。

2.中国财政补贴的种类

中国财政补贴的种类和环节较多,按补贴的形式可分为:

价格补贴

②亏损补贴;

③职工和居民生活补贴

④利息补贴;

⑤不通过国家预算的其他补贴。

按补贴的作用可分为:

①稳定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农副产品和日用工业品补贴;

②支援农业生产的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补贴和由于价格不合理而形成的工业企业生产亏损补贴;

③收费标准偏低的城市公用企业的亏损补贴。

按补贴的主体可分为:

①中央财政支付的价格补贴;

②地方财政负担的价格补贴。

按补贴的对象可分为:

①工业、农业、城市公用企业等生产环节的补贴;

②商业、粮食等流通环节的补贴;

③职工或居民消费环节的补贴。

由于对生产、流通环节的补贴,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价格与价值背离的关系,消费者往往看不见、摸不着,故称之为“暗补”,而对于消费环节的补贴,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故称之为“明补”。

3.中国财政补贴的改革与现状

中国从1953年起实行财政补贴政策。50~60 年代,财政补贴的范围小、数量少,国家财政能够及时调整补贴政策,使补贴与当时的财政承受能力基本相适应。从1979年起,为了改革不合理的价格和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国家多次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但考虑到稳定人民群众生活,对主要农产品的销售实行了“价格基本稳定,购销价差由财政补贴”的政策,同时,对一些与人民日常生活相关的工业消费品以及煤炭石油等基础工业产品也实行了亏损补贴政策,致使财政补贴总额猛增。

1978~1989 年,国家财政负担的价格补贴和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由135.99亿元增加到972.43亿元,增长了6.2倍,平均每年递增19.6%,明显快于同期财政收入只增长1.5倍、年平均增长8.6%的速度。其中,价格补贴支出平均每年递增37.6%,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1989 年的12.9%,升高了11.9个百分点。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平均每年递增15.3%,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11%,上升到1989年的 21.4%,升高了10.4个百分点。另外,实行低房租政策,国家每年对房租的补贴也在百亿元以上。

4.中国财政补贴改革的背景

(一)价格补贴加重了财政负担 –改革开放以后,价格补贴范围过宽、数额过大,影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发育。

(二)企业亏损越补越亏 –由于经营转换还不到位、预算约束软化等问题,企业亏损补贴并没有从根本改善企业经济效益

5.中国财政补贴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效果

(一)建立重要商品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 。

(二)提高我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通过理顺价格,减轻了财政补贴负担 。

(三)建立“米袋子”、“菜蓝子”省市长负责制,合理划分各级政府补贴事权。

(四)消化企业历史挂帐,对政策性挂帐安排了专项消化资金,逐步减轻企业负担 。

(五)支持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用贴息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6.中国财政补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补贴数额大,领域广、环节多,国家财政负担过重

(二)补贴机制仍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中央和地方在农副产品补贴领域的事权及支出范围划分尚不十分明晰

7.对中国财政补贴的点评

(一)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

(二)财政补贴不应干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应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

(三)由于财政补贴的惯性,财政补贴还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程度,应尽量少用;

(四)解决财政补贴的问题,要靠深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