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

百科 > 经济发展战略 >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

1.什么是工业经济发展战略[1]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与条件的分析与估量,对工业经济发展做出的全局性的设想与总体上的谋划。

2.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内容[1]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是围绕着工业发展的任务,从工业的全局出发,对未来工业发展所做的总体构想,包括规定一个国家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中所应遵循的工业发展道路和对较长时期工业发展前景的基本安排。其具体内容包括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以及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战略步骤、战略对策或措施等。

为了使制定的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科学性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必须运用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制定和实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南,它能使工业发展坚持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使工业发展不至于偏离方向,并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之下,对国家在一定时期影响工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条件和特点,如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经济政治等条件及国际经济政治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并考虑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确定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战略对策。

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由众多的战略分支构成的,如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等。经济发展战略又分为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等。部门发展战略又是由许多相对独立的系统组成,如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又可分为机械工业发展战略、电子工业发展战略、化学工业发展战略等。因此,正如系统可分为母系统与子系统一样,战略也可分为高层次的发展战略和低层次的发展战略。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来看,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是低层次的发展战略,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相对于一个工业行业的发展战略来说,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又是一个高层次的发展战略。低层次的发展战略作为高层次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必然受高层次发展战略的制约,并服从和体现高层次发展战略的要求与目标。具体而言,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要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反过来讲,高层次发展战略的实现和完成也有赖于低层次发展战略的实现和完成。

3.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1]

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有很大不同,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内容也有差别,但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一般特征。

(一)全局性或整体性

“战略”一词原是军事术语,是研究战争规律的。正如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的:“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是从全局的高度研究工业的发展,涉及工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各阶段和各地区,研究工业经济的全局问题、整体问题。

(二)长期性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所规定的目标,是要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所要完成的根本任务,涉及到一个较长时期内工业发展的面貌和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为实现这个目的而应采取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措施。它与规划计划有相同之处,即它们都是对未来发展的预期和谋划;但也有不同之处,即在时间上,战略所限定的时间可能更长些,而规划和计划限定时间短些;在内容上,战略所表示的是大的纲领性问题,规划和计划则相应地细化。

(三)纲要性战略

所描述的是经过周密论证的、具有科学性和概括性的远景蓝图,所以,在对影响未来时期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战略着眼于安排工业发展的基本关系,把握基本方向,规定一些主要奋斗目标,而不拘泥于具体细节,因此,它是概要性的、轮廓性的、纲领性的。

(四)稳定性战略

所体现的是长期性的全局规划,因此,必须有相对的稳定性。如果战略朝令夕改,变化无常,就会经常导致全局的变动及人财物力的浪费,也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当然,这并不排除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做必要的调整、修正和转换。

(五)指导性

任何种类的经济发展战略都是对经济长期、全局发展过程预先提出的理论指导,都是长期性、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政策。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对未来工业经济发展的目标、重点、步骤、措施等进行了规划和安排,体现着社会对工业经济长期、全局过程的自觉控制和有意识的指导。战略最终是为指导人们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否则,制定的战略就失去了意义。

4.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作用[1]

(一)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是国家最高层次的发展战略,是从国家的全局出发,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所进行的长期规划与总体构想。它又包括许多组成部分,如农业发展战略、工业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人口与就业战略、国土开发与环保战略、国防战略等。其中,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是最主要的战略之一,因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工业又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没有工业的发展,也就谈不上国民经济的顺利和长足发展,也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所以,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工业发展的成败,而且关系到能否实现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和装备武装农业、国防等部门,并改造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目标,亦即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程。因此,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当然,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的组成部分,不是后者的简单分割。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条件,都有赖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解决。

(二)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极大的鼓舞和动员作用

工业经济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控制工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协同动作来完成某一特定目标的活动,而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正是符合工业经济管理这一本质要求,起着鼓舞和动员作用。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提出有关工业发展的一系列安排和设想,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符合人民要求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社会进步的强烈愿望,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体人民有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协同的步骤和措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努力实现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三)工业发展战略是制定工业计划,尤其是制定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

在工业计划和工业长远发展规划中,要规定达到的目标及其实施的部署,就必须以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为重要依据,体现工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服从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这样,可以使工业计划、工业长远发展规划具有正确的方向和实施的可靠保证。

5.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1]

一、制定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一)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既然是对工业发展的长期过程所作的总体构想,所以必须以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依据。这些规律按其要求、作用、特点,又有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的区别。作为一般规律,它广泛适用于各国工业发展的普遍情况。如工业部门结构转化规律,即在工业化进程中,劳动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先后突出,并占很大比重的规律;又如工业部门与产品细分化规律,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工业生产的活动领域越来越广阔,新成长和分化出来的工业部门和工业产品不断增多的规律;再如工业专业化与联合化发展规律,它表现为生产的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紧密,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各行业间、各部门间、各地区间的生产联系和经济联系愈加紧密,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也越来越深。对于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的国家来说,还存在工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业发展的特殊规律包括: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表现为各工业部门间、地区间、以及工业与其它部门之间都要按比例发展,自觉克服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持续稳定发展规律,表现为工业可以达到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保证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等等。上述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在制定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时是不能违背的,否则,就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工业经济发展战略。

(二)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国情

国情,顾名思义,即一个国家与发展工业有关的基本情况,如自然资源状况、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与质量及其分布、资金拥有状况、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科学技术的总体水平、历史文化、民族传统,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一个国家的国情是逐渐演变的,如自然资源的减少,人口的数量和质量在发生着变化,科技总体水平在逐渐提高,经济、政治体制也在日趋完善,等等,这就要求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要反映这些变化,适应这些变化,利用有利条件,减少不良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国情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决定了任何国家都不应当全盘照搬其他国家哪怕是最成功的发展战略,任何国家都不能完全套用本国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模式。只有在吸收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同时,注意从本国现实情况出发,才能制定出符合国情的工业经济发展战略。

(三)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适应国际条件与环境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经济中有三个突出而引人注目的趋势。趋势之一,就是一国经济的国际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这种趋势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趋势之二,世界经济的重心正在从欧洲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欧洲国家经济发展的趋缓和亚洲“四小龙”的腾飞以及中国的崛起足以说明这一点。趋势之三,就是世界所面临的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技术竞争、人才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中心内容。

制定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分析、研究这些趋势,利用对我国有利的条件,抓住机遇,制定外向型发展战略,参予国际市场竞争,参与国际分工,使我国工业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此外,制定工业经济发展战略,还要考虑国际政治局势、军事动向、重大经济贸易政策的变化等,使之具有有效的指导意义。

(四)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考虑当时工业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工业发展作为一个长期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判明工业发展当前所处的阶段,确定当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才能确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工业发展阶段不同,主要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例如,就工业技术进步方面来看,在工业发展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技术进步的主要任务是形成生产能力,即尽快掌握最基本的生产操作方法和经营管理方法。而当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之后,技术进步的主要任务就转为形成投资能力,即不仅会使用,而且能制造机器设备,并通过科学的组织和管理完成从工业项目评价、设计、施工到投产的一整套工作,利用自己提供的设备来自行扩大生产规模。在工业发展的更高阶段,技术进步的主要任务又转为形成创新能力,即能对先进技术本身进行独立研究开发,为工业发展源源不断提供新动力。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子系统,还要保证工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符合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工业发展的任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相互衔接。

二、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选择

发展战略的着眼点是未来,其中包括具体的前景规划。因此,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首先要选择发展的目标。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即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在决定工业发展全局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方向。它表明工业发展的前景,具体体现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因为发展战略的其它内容都是围绕着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展开,并为之服务的。战略目标体现了整个工业发展所期望的结果与要求,同时也是评价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完成和实现与否的标准和依据。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可以按工业部门、行业、企业和地区分解为不同层次和方面的分目标,形成以总体目标为中心的多层次的相互关联、融为一体的有机目标体系。当然,各地区、各环节应根据总体目标的要求,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条件来确定自身发展的分目标。总的原则是,工业经济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有利于并保证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总目标的实现与完成。

鉴于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战略目标的选择就成为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中的重要一环。目标选择是否得当,是整个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是否正确的突出标志,直接关系到发展战略的成败。如果急于求成,把目标订得过高,超过实际可能,不仅会脱离现实,欲速则不达,而且还会破坏工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造成资源的损失浪费,甚至引起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剧烈起伏波动。如果战略目标订得过低,将无法充分利用和组织一切可用的力量、资源,坐失工业发展的良机,也无法起到鼓舞和动员作用。

战略目标一般应有具体的数量规定,通过一定的指标来表示,同时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决定了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有多方面规定,需要借助一系列工业经济技术指标来体现。因此,确定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过程,就具体化为选择工业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和确定各项指标内容的过程。

表示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指标体系,一般由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1)增长数量和速度包括全部工业生产应达到的规模、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和主要工业产品应达到的产量水平,为此所需的工业投资数量和主要原材料、能源的供给水平等。(2)结构变化包括工业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的协调比例等。(3)技术进步包括主要的工业部门和领域应达到的技术水平、技术改造的目标、高新技术企业所占的比重等。(4)经济效益提高程度包括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这些指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如,有了增长速度,才能增加各种工业产品;结构合理化,才能保证宏观和微观经济效益的提高,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技术进步是工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主要依靠,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结构合理化舶条件;经济效益提高了,这时的速度才是合理的速度。

反映未来工业发展的指标体系具有整体特征和预测性质,因此,确定这些指标必须以宏观的经济技术预测为前提。宏观经济技术预测的大致过程是:首先,进行趋势性预测,即根据以往工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目前状况,来分析和推断今后一个时期工业发展的状态,确定工业发展在资源投入和产出规模等方面的可能性限度。其次,进行对策性预测,即在趋势性预测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出加快工业发展的几种理想方案,并对它们进行反复的比较、认证。最后,按照优化的原则选定一个可行的方案,并用相应的经济技术指标来表示。这样,量化的工业经济战略目标就形成了。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是较长时期内要求达到的总体目标,为保证其实现,一般还要做出分阶段的战略部署,即把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总目标的实现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对每一阶段都有战略目标方面的规定。这样,由近期目标向远期目标循序推进,保证分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三、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对策的确定

围绕着选定的战略目标,还要制定出相应的战略对策。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对策就是为保证工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技术政策及有关的规定、法规,是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中政策性最强的部分,表明国家为实现战略目标所要采取的主要行动、措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对策的确定包括工业发展速度的选择、发展战略类型的选择和战略措施的确定等内容。

(一)工业发展速度的选择

在发展战略中,如何处理目标所决定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就是速度选择。速度是实施战略的最基本控制因素。适当的速度,是保证战略目标如期实现的必要条件,也是体现社会的自觉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方面。工业发展战略研究中的速度选择主要不是对平均发展速度的选择,而主要是对实际控制速度的选择。对实际控制速度的选择,实质上是为完成战略目标对所规划的时限内的速度分布的选择,这实际上是发展战略中的时间战略的确定问题。这种时间战略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均衡增长战略。即要求在战略规划期间使经济均衡稳定发展,在总的发展年限内,经济发展的速度是均衡分布、同一的;二是不均衡增长战略,即将总的发展年限分为若干战略阶段,在不同阶段经济发展的速度不同,亦即在总的战略规划期间发展速度呈现不均衡的分布状态。选择何种时间战略取决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条件及社会需要等因素。

(二)工业发展战略类型的选择

它主要是指根据国内外的条件、环境等因素来选择工业发展战略的类型:是内向型发展战略,还是外向型发展战略;是平衡发展战略,还是不平衡发展战略等。内向型发展战略注重开拓国内工业品市场,并力求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品替代国外进口的工业品,同时实行一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工业。外向型发展战略是工业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通过利用国际市场、外国资金和先进的技术来促进多样化的工业产品出口,并以此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平衡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有计划地使国内相互关联的各工业部门平衡、协调地发展,使它们共同投资、互相成为彼此的买方,拓展市场,促成全面性工业增长。不平衡发展战略是主张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那些连锁效果强的工业,以此带动和促进其它工业部门的成长与发展。

(三)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措施的确定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措施是在工业发展战略类型选定之后,为实现战略目标与工业发展的时间战略一同制定的其它有关工业发展的经济政策、技术政策、行业和地区政策等。

制定战略措施需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意政策的协调性。作为战略措施的各项政策,无论是限制性政策还是鼓励性政策,宏观政策还是微观政策,都必须相互补充、配套,若相互矛盾,将会抵消这些政策的作用,甚至造成混乱。二是注意政策的稳定性。各项政策一旦付诸实施,必须认真贯彻,务求实效。若随意变更,会丧失政策的严肃性,使政策效力降低,还会因此引起工业经济活动正常机制的紊乱,对已实施的政策进行修正或提出新政策,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试点,避免推出试验性的政策,更不可朝令夕改。

6.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转换[1]

在执行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和影响,不能收到满意的预期效果,就要考虑进行战略调整或战略转换。坚持原有的指导思想,仍继续完成原定的战略任务,但在战略目标上有部分改变,战略对策也相应的有所改变,这种局部的变动就是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在指导思想上出现转变,确定了新的战略任务,由此对整个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对策做出重新部署,这就是战略转换。

一、工业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和转换的主要原因

(一)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偏差,未能形成一个正确的发展战略

如前述,发展战略制定得正确与否,与对工业发展规律、国情和当时主要任务的认识是否正确以及指导思想、目标选择和对策等是否恰当都有极密切的关系。如果其中一个环节上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使主观脱离客观情况,就会影响战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给工业发展造成障碍。

(二)客观条件出现意外改变,原定战略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

工业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工业长期发展做出的总体构想,不确定的因素很多。对这些因素一般较难在事先做出准确的估量,只能对它们的发展趋势做出推断。如果其中一些因素在后来出现很大变化,改变了工业发展的环境,执行原有战略就会遇到很大困难,于是就须调整发展战略。

(三)工业发展进入阶段交替时期,必须进行战略转换

工业发展具有阶段性,随着工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一定时期以后,工业的整体面貌就会发生质的改变,上升到新的发展阶段。这时就应寻求更高的起点,确定新的战略目标。必要时,还要建立起能有效推动工业发展的新的运行机制,从而引起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

二、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与转换

我国过去未曾使用过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的概念,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注意到对工业的发展,以至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从全局和长远着眼,提出一定时期的奋斗目标,以及达到这个目标的步骤和措施等,而是通过其它的名称和口号,如总路线、总任务来表达发展战略的含义,起到谋划和指导作用,其中也包括工业发展战略的内容。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当时以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主要任务,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思想指导下,以重工业为重点,以较高的积累率支持大量工业投资,依靠集中控制管理体制,保证工业的高速增长,成就是巨大的,但同时,挫折和教训也是明显和深刻的。这主要是1958年“大跃进”以后,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不切实际地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特别是提出以钢的产量作为发展目标,直至发展到“以钢为纲”作为总的发展战略,并据此形成产业政策来指导和谋划中国工业的发展。这种单纯以某种产品产量作为发展目标,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必然在生产上搞高指标,在国民收入上搞高积累,忽视经济效益,轻视人民生活改善,最终导致钢铁工业本身发展受阻,整个工业乃至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在这个过程中,在工业发展的目标和对策方面也作过几次调整,但总的来看,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出现重大转变,逐步形成了效益型、灵活控制型、开放型和主动型发展战略。但是,这些趋势在新旧世纪前后又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使日本、“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倒退,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7%的美国、日本、欧洲三大经济体,其经济发展在2001年同时陷入低潮,世界经济和贸易出现近10年来最严峻的增长,面临经济衰退趋势,加之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世界经济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于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实施“走出去”战略,条件具备,时机成熟。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市场逐步开放,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也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贸易投资便利,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5933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100多亿美元,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均居世界第六位,2002年8月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500多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境外投资从少到多,逐步扩大。到2002年6月底,经国家批准或备案的我国境外非金融类投资经营机构共计6758家,协议投资金额132亿美元,其中中方投资88.8亿美元,这些境外企业分布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涉及加工制造、资源开发、农林牧渔、交通运输、商贸旅游、劳务输出、医疗卫生和中介服务等各方面,项目运作良好,经济效益逐步显现。其中境外投资加工装配企业382家,年带动出口约20亿美元。油气和紧缺矿产等境外资源开发合作开始取得成效,带资承包有新的进展。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合同额达1053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52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合同额累计281亿美元,完成营业额220亿美元。外派劳务累计超过260万人次。我国已拥有一批具备一定技术经济实力、熟悉国际化经营管理和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需要的企业,在“走出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第二,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新世纪新阶段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加人世贸组织为标志,对外开放进人新的阶段。完成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开放要有新局面,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以扩大国内需求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也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展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既要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设备,也要充分发挥我国外汇储备相对充裕、综合制造能力较强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地走出去,把资源优化配置扩展到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进国内结构调整,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既要大力支持国有企业走出去,也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开展对外投资,从事境外生产、贸易、服务,带动商品、技术和劳务出口,形成一批我国自己的跨国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在国际上享有知名度的著名品牌。

第三,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是关系我国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长远大计。从国际形势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走出去”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更加广泛地开展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交流合作,更好和更多地利用国外一切可能利用的市场和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扩大国际市场空间。“引进来”与“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两个轮子同时转起来,有助于我们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贯彻十六大精神,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着力抓好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总体规划和完善政策。要明确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完善财政税收、信贷、保险、外汇管理、信息服务、人员往来等政策,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是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和利用。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引导具备资金、技术、人员和管理等方面优势的企业,到海外进行国内紧缺资源的项目投资,逐步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生产供应基地。三是推动境外加工贸易发展。进一步完善国内相关配套政策,简化审批程序,支持境外投资办厂,扩大带料加工装配,带动国内相关行业的技术、设备及劳务输出,但应避免盲目投资、无序竞争、自相残杀。四是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加大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力度,优化经营主体结构,鼓励优势国有企业和有实力、有信誉的民营企业带资承包工程,同时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和规范境外工程承包经营秩序。五是积极利用国外科技资源。探索有效形式,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利用当地科技智力资源和研发设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六是抓紧培训一大批外语好、懂经营、熟悉国际经贸法规的专业人才,更好地运用国际法律规则保护自己、规避风险。七是建立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境外投资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国有境外投资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以及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避免流失和非法转移;促进境外企业联合重组,形成合理经济规模,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改革和完善国内人员派出和管理制度,大胆招聘选用国际优秀人才,努力融入当地社会,使我国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