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新国际贸易理论

百科 > 贸易理论 > 新国际贸易理论

1.新贸易理论的产生与假设前提

新贸易理论主要是指二战结束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解释新的贸易现象而产生的一系列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包括迪可西特、克鲁格曼、赫尔普曼、斯宾塞和布兰德等。其中最主要代表人物是克鲁格曼。

传统贸易理论是古典经济学的产物,是以一些严密的理论假设为基础的,主要包括: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各国的需求偏好相似且不变、模型分析的是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两种要素,即2×2×2模型。但新贸易理论认为正是这些前提不符合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使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现实。应当放宽并建立更符合现实的前提假设:

1、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市场结构假设转变为更符现实的不完全竞争。

2、规模报酬不再是不变的,而是递增的。

3、传统的2×2×2贸易模型过于简单化,新贸易理论改为J×N×M模型。

4、放弃赫克歇尔-俄林(赫克歇尔、俄林)关于贸易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获得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在建立了更符合实际的前提假设后,打破传统贸易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这两个关键假设后,为解释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开辟了新的源泉,新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壮大。

2.当代国际贸易的变化

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迅速增长。

所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iry trade)是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解释的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相对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同一产业内的产品之间的贸易,也就是说一个国家既进口又出口同一类产品。

这些现象的出现对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占世界贸易额相当大比重的一部分贸易并不是因为比较成本的差异或者资源禀赋的差异而发生的。为了解释这些国际贸易的新现象,以克鲁格曼、雷蒙德·弗农等为代表的大批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新的学说。这些学说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把这些学说称为新国际贸易理论。

3.市场结构、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一、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市场有两个典型的特征:市场中的产品不是同质产品。市场中的厂商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垄断力。

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厂商因生产规模扩大而获得额外的报酬,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报酬递增”。但是,生产规模不可能无限地扩大,当规模报酬达到最大后,单位成本就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于垄断的存在,厂商就能够运用自己的垄断力,扩大产量,获得规模报酬。

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之分。内部规模经济指厂商本身扩大产量带来的报酬;外部规模经济则是因为行业规模扩大而给厂商带来的报酬。无论是哪一种规模经济,厂商都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取得价格上的优势。

二、外部规模经济引发的国际贸易

1、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国际贸易

这种情况下的国际贸易纯粹是因为行业规模的扩大。由于进入行业的企业增加,在外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产品价格降低,使得产品能够出口到国外市场。而之所以有更多的产品供出口,是因为行业内企业数量的增加提高了整个行业的产量。在这里,国际贸易的原因不是要素禀赋差异形成的比较成本差异,而是外部规模经济形成的比较成本差异。

2、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时国际贸易的一般均衡

“坎姆模型”。由于规模报酬递增,两国最终将实现完全的专业化。

三、内部规模经济引发的国际贸易

1、垄断竞争企业与国际贸易

对于垄断竞争企业来说,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参与国际贸易的结果都是产量的增加。另一方面,长期来看,企业参与国际贸易的结果是使市场价格下降,消费者剩余增加,福利改善。从长期来看,规模经济(无论是外部规模经济还是内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使产品价格下降、生产成本降低,而且在差异产品和规模经济的推动下发生的国际贸易还为各国消费者带来了更多可供选择的产品,消费的多样性得到满足。所以,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尽管不再是要素禀赋的差异,但贸易的结果仍然是使贸易国获益。

2、克鲁格曼模型

(1)市场上企业的数量与企业的平均成本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企业数量越多,在市场规模既定的条件下,单个企业的产出就越少,从而平均成本也就越高。

(2)企业数量与产品价格是一个反向关系,企业数量越多,竞争就越激烈,从而产品价格就越低。

(3)企业数量、产品价格和平均成本的关系是,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存在垄断利润),就会有新企业进入市场,企业数量增加;当价格低于平均成本时(企业亏损),现有企业会退出市场,企业数量减少。

国际贸易能够扩大市场规模,同时也可以从别国购买自己不生产的产品来扩大消费者所获得的商品的种类。

Image: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jpg

假定市场上的企业数量不变,开展国际贸易后,垄断竞争企业要生产更多产品供出口,随着产量的扩大,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在图形中表示为CC线向右移动到 CC2的位置。由于PP线与市场规模无关,国际贸易不会影响它的位置。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发生了国际贸易,使CC线向右边移动,在PP线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一方面,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企业数量增加到N2,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数量增加使竞争更加激烈,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价格水平降低到P2。因此,垄断竞争企业开展国际贸易的结果是,商品价格下降,增加了消费者福利,同时消费者可选择的商品种类增加,福利因此也得到提高。

4.产品生命周期与国际贸易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指的是由于世界各国的技术发展水平不同,技术领先的国家可能率先开发出某种新产品并出口;经过一段时间后,技术较先进的国家掌握了这种技术,成为新的出口国;技术较落后的国家随后才能掌握这种技术,在最后才成为该产品的出口国。可见,产品生命周期概念从国内市场扩展到了国际市场,经过这一扩展,可以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国际间的产业转移现象。

Image:产品生命周期模型.jpg

产品生命周期模型。电视机首先在美国被研制出来,在国内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后,美国具备了出口能力,从t1这一时间开始出口。德国的技术水平稍比美国落后,在美国开始出口后,德国率先从美国进口电视机,国际贸易由于两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而发生。中国的技术水平更落后一些,于是在更晚的时间才产生了对电视机的需求,开始从美国进口。随着时间的发展,德国国内的企业掌握了电视机生产技术,开始生产这种产品,于是德国的进口良开始减少。当时间发展到t2,德国国内的企业已经具备了电视机出口能力,德国从电视机的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与此同时,美国电视机产业已经不再是新兴产业,部分企业可能退出该产业,去开发新的产品,产业开始萎缩,美国的出口量开始减少。而这时中国国内对电视机的需求不断扩大,而且国内尚未掌握生产技术,国内的需求完全靠进口来满足。这是国际市场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

在第二阶段,随着产业的萎缩,资源转向其他更新的产品的研究和生产上去,美国国内电视机的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美国成为电视机的进口国。这时候,德国后来居上,开始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电视机。也就是说,电视机产业已经从美国转移到了德国。在这个阶段,中国国内也掌握了电视机生产技术,开始自己生产,于是中国的进口量逐渐减少。随着中国的电视机产量不断增加,德国的出口量开始减少。这时德国也面临这与第一阶段中的美国相似的情形:电视机产业开始萎缩,新的产业开始取代电视机产业。当时间发展到t3,德国不再出口电视机,中国成为电视机的出口国。也就是说,电视机产业已经从美国和德国转移到了中国。

在第三个阶段,只有中国在出口电视机,美国和德国都成了电视机的进口国。但中国的出口不会持续增加,中国面临的情况和前两个阶段中美国和德国的情况是一样的。随着技术进步,中国电视机的出口量也会减少。当电视机这个产业被其他新技术产业取代后,国际间的电视机贸易也就停止了,因为各国对电视机都不再有需求。到这时,电视机这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就结束了。

5.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特征的总结

1、新贸易理论对贸易动因与贸易基础的解释

产业内贸易、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分工与长贸易的迅速增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现象,新贸易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产生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是因为技术和要素禀赋的差异带来了贸易。新贸易理论从供给需求、技术差距论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的动因与基础。

(1)从供给角度:揭示了规模经济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企业的垄断竞争行为成为贸易产生的重要动因与基础。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茨建立的D-S模型,阐述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消费者需求多样化和企业生产规模经济的两难冲突问题。在具有规模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倾向于扩大生产规模,对生产者来说,产品差别越少越好;而消费者则要求产品要具有多样性,即产品差异。国际贸易可以解决这一矛盾:各国专业化大规模生产具有某一方面差异的同种产品并进行贸易,既利用了规模经济性获得比较优势,又满足了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需求。

克鲁格曼看到了D-S模型解释贸易问题的潜力,首先将它应用到国际贸易分析中,建立了规模经济理论,即一个由规模经济引致贸易的模型。通过采用张伯伦垄断竞争分析方法,得出结论为:贸易并不需要是技术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而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获取规模经济的一种途径。国际贸易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市场,厂商可以打破单一狭小的国内市场限制,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产品销售市场,并从别国进口其它差异性产品,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综上所述,关于贸易发生的原因,新贸易理论从供给角度分析,认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就成了引起专业化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即使各国的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都一致的情况下,也会产生差异产品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间的差异越大,产业间的贸易量就越大,而国家间越相似,产业内的贸易量就越大。

(2)新贸易理论还强调需求因素对贸易产生和贸易结构的影响。从需求角度进行探索,填补了贸易动因研究视角上的一大空白。瑞典经济学家林德提出的代表性需求理论,将需求与产品差异结合起来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他指出,一国平均的收入水平或者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就是一国的代表性需求。生产者只有专门生产代表此水平的商品才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因此,一国应集中生产本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出口该产品,并从与本国收入水平相似的其他国家进口相似产品,以满足本国其他收入水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该贸易理论表明,规模经济容易在各国代表性需求的产品上产生,因此收入水平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

(3)技术差距论以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为分析前提,认为技术差距和模仿时滞决定了现实的贸易格局。1959 年,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修正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提出了技术差距理论。该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时,即是著名的生命周期理论。同时也可解释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即使两个发达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具有相同的能力,所开发出的技术与产品仍会有差异,从而促成国际贸易的产生。因此技术水平接近的国家会因为追求产品的差异性而产生贸易。从而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

2、在贸易政策方面,两个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的提出

传统的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框架下,完全竞争市场是最具效率的市场,任何干预只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传统贸易理论强调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现实中市场的有效性就值得怀疑。因此提出了两个干预贸易的论点-利润转移论和外部经济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外部经济论认为,一些具有技术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可以通过知识外溢为其他部门带来收益,即产生了有益的外部经济性。政府则应该对这些产业进行扶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以上述两种理论为基础,新贸易理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即应当对对本国经济有重要促进作用的战略性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如日本80年代中期从美国手中夺得半导体产业的控制权,就是战略性政策使用的结果。战略性政策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贸易政策有重大影响力,同时,也影响了欧洲联盟条约的内容。

3、新贸易理论提出了参加贸易并不总能得到利益的论点

传统贸易理论并未对国际贸易的福利效应作专门分析,因为其理论的结论是按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对各国都有利益,贸易利益来源于专业化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比较优势,还来自于:规模经济性、增加了不完全竞争产业的竞争程度、增加了产品的差异性等。同时,新贸易理论指出,尽管存在着潜在贸易得益,但不完全竞争市场同时也产生了风险,使一国经济有可能不仅无法利用潜在的贸易得益而且实际上遭受损失。当贸易使得本国以递增规模生产的行业和高度垄断的行业收缩,而带来的其他利益不足以弥补这种收缩带来的损失时,贸易使本国受损,这说明,参加贸易并不是总能得到利益。

4、新贸易理论开始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将贸易与投资问题孤立地进行研究。经济全球化使人们认识到贸易与投资实际上是厂商国际化经营中的不同选择方式,出口或到东道国建立基地所需考虑的因素实际上是相似的,国际贸易可以看作是以商品为载体的要素的国际流动。二战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生活的主要载体,对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故一些学者开始将贸易与投资置于统一框架中进行研究,注重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也是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