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物资定额

百科 > 定额管理 > 物资定额

1.什么是物资定额[1]

物资定额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关于物资的消耗和使用方面的数量标准。

2.物资定额的内容[2]

3.物资定额的管理[3]

以建设工程项目物资定额的管理为例。

(一)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

搞好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是搞好物资管理和经济核算的基础。它的制订、执行和修改,又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定额管理主要有以下工作:

1.健全制度,明确职责

为了贯彻执行物资消耗定额,必须领导重视,充分发动群众;统一思想认识;配备人员管理这项工作,主要任务是在队组执行定额过程中,解释疑难问题,进行业务指导;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认真搜集定额资料,考核定额水平,搞清节约或超支原因;拟订补充定额和定期、不定期组织修改定额。在修改定额执行前要经过严格审查,如政策性、项目变化情况、计算依据并验算是否正确,结合工艺、材料的改变,审查新定额的先进性及合理性等,经领导批准后下达执行;在执行中做好定额供料,定额核算,搞好原始记录、定额消耗台账、统计等基础工作;执行后做好定额执行情况的检查分析工作,深入实际,发现薄弱环节,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予以及时纠正。

2.正确解决物资定额与实际消耗的差异

(1)设计与施工之间的差异,如混凝土、砂浆的标号、墙面抹灰、地枰混凝土的厚度等类似问题,设计与施工有时会不一致,必然导致材料实际消耗与定额预算之间的差异,应在使用中加强控制,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中;或者有根据(设计变更或技术签证)地进行调整,处理在结算之前。

(2)材料代用的差异。如钢材以大代小,水泥标号以高代低,砂以粗代细,木材以优代一般质量等,影响量差及价差,使定额与实际发生差异,应分清原因和责任,使超耗原因清楚,责任明确,有根有据。

(3)工艺要求不同发生的差异,如钢筋对焊与搭接焊、混凝土构件预制或现浇,使材料实耗与定额之间发生差异。

这方面问题很多,只有在施工中加强定额管理,深入生产实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闯题,否则就是无形的漏洞,便超耗情况不明,误认为定额不合理。

3.做好定额考核工作。

加强材料消耗定额的考核工作,促进不断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操作技术,合理使用和管理材料,以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

施工现场材料消耗定额的考核,主要是实际材料消耗与定额材料消耗比较。应以单位工程为对象,分都、分顼进行考核,以完成工程量和相应材料实际耗用数量与计划工程量和相应材料定额耗用数量进行比较,并将实际单耗和定额单耗比较。

(二)物资储备定额的管理

在贯彻执行物资储备定额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建立和健全责任制,使每一种物资储备定额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管理;

2.经常考核和分析定额的执行情况,做好收、发、存的原始记录统计工作,积累有关资料,不断提高定额管理水平;

3.依靠和发动群众贯彻落实定额;

4.及时修改定额,使定额经常处理先进合理的水平。

4.物资定额控制[4]

物资定额控制管理是企业物资管理的主要工作,它包括消耗定额控制和储备定额控制。

(一)物资消耗定额控制

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量所消耗的某种物资的数量标准。主要由三部分构成:(1)构成产品(或零件)净重的物资消耗,这是指经验收入库的合格品中,构成产品实体的物资净重。它是构成物资消耗定额的主要部分。(2)工艺性物资消耗,这是指在加工准备和加工进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资损耗。(3)非工艺性物资损耗,这是指工艺性以外的其他物资损耗。制订物资消耗定额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技术计算法、现场测定法和统计分析法。

1.技术计算法

它是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资料进行计算来制订消耗定额的方法。其公式为:

H=G+∑g

式中H为物资消耗定额:G为产品(或工作量)有效消耗:∑g为各种合理的消耗之和。

技术计算法是基于产品实体和当前可以应用的先进技术和工艺,计算出的定额精确度高。但采用这种方法要求具备完整的大量数据资料,因此它比较适合于产量稳定的大批量生产企业。

2.现场测定法

它是根据现场实际生产条件和物资消耗情况,进行现场写实记录所测定的消耗定额。这种方法适于生产周期短、工艺比较简单、涉及加工、工种和人员较少,组织工作比较容易的生产企业。但生产现场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3.统计分析法

它是根据物资消耗的统计资料,经整理分析制订消耗定额的方法。其公式为:

H=K(∑/n)

式中H为某种物资的消耗定额;K为修正系数:∑为统计期内某种物资总消耗量;n为统计期内与物资总消耗量相适应的完成任务总量。

统计分析法简便易行,但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要求企业有完整的历史统计资料,并要对统计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修正值。否则,制订出消耗定额的准确度要差些。

根据以上方法制订物资消耗定额控制标准,必须遵循先进合理的原则。如果只注重定额的先进性,与实际消耗水平差距太大,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标准,就会挫伤生产者的积极性,影响生产任务的完成,这样的定额控制标准在实际中行不通。如果只注重现有平均消耗水平,企业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完成,定额也就失去了激励企业奋发进取的作用,失去定额控制的意义。另外,制订定额控制标准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如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以及生产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等。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此制订的物资消耗定额控制标准,才能起到应有作用。

(二)物资储备定额控制

企业的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保证生产所必需的经济合理的储备量。企业要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须有一定的物资储备,以防止供应中断,但物资储备过高,会占压大量资金,影响资金周转速度,而且大量、长期有库存,还会造成损耗,增加保管费用。因此,应本着保证生产,厉行节约的原则,制订科学合理的储备定额控制标准,在确保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企业的物资储备。

物资储备定额包括经常储备定额和保险储备定额,有的企业由于物资、运输或生产具有季节性,还需制订季节性储备定额。

1.经常储备定额

经常储备定额是指在前后两批物资进厂间隔期间,为满足日常生产需要建立的物资储备定额,经常性储备量取决于平均每日需要量、供应间隔天数:验收天数和生产前准备天数等几个因素,其计算公式为:

经常储备定额=平均日需要量×(供应间隔天数+平均验收天数+生产前准备天数)

2.保险储备定额

保险储备是一种后备性储备,是为防止由于交货拖期、运输延误,检验后不符合需要等意外原因造成供应中断而建立起来的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定额是用保险储备天数乘以日平均需要量求得。保险储备天数可依以前若干期的实际进货情况,求出平均进货间隔期,再据以找出各批物资的误期天数,最后用加权平均法求出平均误期天数,即为保险储备天数。

3.季节储备定额

它是企业为适应生产的季节性或物资供应的季节性特点,在一定时期建立的储备。

物资储备定额控制应综合考虑以上三方面内容。工业企业的物资流通费用一般约占产品成本15%,企业如果加强对原材料供应组织管理,合理控制原材料库存定额,节约原材料流通费用,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降低原材料的流通费用,并把它看作是仅次于原材料、人工费的“第三利润源泉”而加以深入挖掘。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