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管理哲学

百科 > 管理术语 > 管理哲学

1.管理哲学的定义

所谓管理哲学,就是对一般管理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总称,是管理学与哲学的交叉部分,管理哲学兼具二者的特性。

“管理哲学”一般是指科学管理中的普遍原理、原则和哲学观。美国哈佛管理丛书《企业管理百科全书》认为所谓管理哲学是指最高管理者为人处事的信仰和价值观等。

所谓管理哲学,是指企业最高主管人为人处事之基本信仰,观念及价值偏好[1]

  • 影响一个企业家决策品质优劣之因素,在于他本人管理哲学的进取或守旧程度。
  • 从广义抽象层方面说:管理哲学是激发企业家信仰、观念、原则、价值的动力。
  • 就狭义实务层面言:管理哲学是企业家选择行为典型的成本,促进效益评估的决策体系。
  • 在管理行为上,哲学的基础决定行为的趋向。
  • 管理哲学与企业经营的因果关系宛如火车头与车厢的关系。

人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改进企业的有效途径:高层应有管理哲学素养,中层应研究管理科学方法,低层应具备企业经营技术。使知识传播积累形成的管理哲学,凝聚成为企业高层的决策,而中、低层则形成管理实务,以牵动管理的成效。

2.管理哲学的探讨与比较[1]

1、时间哲学的探讨比较

所谓时间哲学,是指高级主管在解决问题时,所偏好选择之时间基础。

  • 一般而言,持保守时间哲学观念的人,皆较偏好采取“过去性”,即抗拒变化及缓慢行动之保守哲学。所以,在遇到困难问题须加以解决的,总是先看过去有无惯例可循,若有成例(如法条、规章、手续、规定等),则依样画瓢将之引用,而不理会该“过去”之成例是否尚适应于“未来”之情况。若无成例可循,则常以查无前例,碍难为准予以驳回或搁置。而不大愿意以未来情况为主,好好思考“创新”,以解决问题。

这种向后看的哲学就是造成恶法亦是法的根源。常因此形成“崇恶法务不实”之奇怪现象。而持积极时间哲学观念的人,则遇事多取“实事求是”、“一切向前看”态度。

  • 第二个不同的时间哲学,是持保守时间哲学观念的人常怀以不变应万变或一动不如一静之抗拒变化心理。反之,持积极时间哲学观念的人士则常以主动变化及欢迎变化之心理,把改变视为人生常态及进步之必要措施(经典: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 第三个不同的时间哲学为:持保守哲学观念的常趋缓慢,而持积极时间哲学观念的人士则常系快速步调。所以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比别人先提出之构想,我们尚在牛步化作业,别人却后来居上产生后果,占尽先机。

“打铁成热”的快速哲学,是今日高度竞争世界谋生的必须。此种积极的速度哲学,再配合上述未来性之变化哲学,构成颇具威力的现代管理哲学:既看未来,又欢迎变化,再加上快速行动,掌握时机,凡事没有不得最佳决策之理。

  • 所谓时间哲学的现代化,就是抛弃过去,持积极心态,面向现实和未来,用脑去竞争,用智慧去取胜。

2、系统哲学的探索比较

所谓系统哲学是指高级主管解决问题时,所偏好采用之思考基础的广狭性与深浅性。凡是偏好思考广、深者,则属于具有大系统之哲学,反之则属于小系统之哲学。

持大系统哲学观的人,在决策过程中,首先会注意“目的”、“组成因素”及“相应关系”等三要件;而具有小系统哲学的人,则常陷于个别组成因素的斟酌之中,易犯见木不见林、头痛医头、脚痛治脚的毛病。

  • 有甚多人士尚不知将系统哲学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上,所以常以个人主观之“价值判断”来代替客观之“事实情报”。反之,重视事实情报及情报寻求工作,以扩大系统范畴之作法,则成为先进人士之生活习惯。
  • 系统哲学之第二种差异,反应于认定资源使用之经济有效性或实体可用性。持大系统哲学观者,在审定资源是否更新或购置时,常将有形及无形的经济效益及成本综合考试。反之,则常只考虑到该资源实体外形之可用性,而不在于继续使用是否会产生许多无形成本

许多人因受农业穷国文化之影响,以(狭义之)节俭为美德,所以重视部分实体之可用性观念,远普遍于重视全体经济效率这一观念。

  • 第三种系统哲学的差别,常见于执行工作时之“目标导向”或“手续导向”。具大系统观者,常持目标导向态度,凡事以能否达成目标为取决手段之指导中心。反之,持小系统保守哲学的人,则常持“手续完备第一”;变成“手续管理”的奴隶。

小系统观念人多属“手续管理”崇拜者,以“不错”为最高行为法则,放弃大脑对系统作业之创新思考能力,而让小脑发挥保守过时手续规定之威风,与大系统观念人士奉行的“目标管理”哲学--以追求“实效”为最高行为准则--大相径庭。

  • 所谓系统,就是规律化的相互作用或相互依赖的事物结合,达成共同目标所构成的整体。

如何针对客观事物,决定主观价值;如何在经济有效性与实体可用性间取舍;如何注意大节,兼顾小节,运用之妙,介乎一心。

3、权威哲学的探讨比较

所谓权威哲学是指高级主管解决问题时,偏好选择可以改变他人行为影响力之来源

人人皆信服某种权威,只是权威的来源,之认定有所不同而已。

  • 具先进权威哲学的人,认为经营管理之知识含有“科学性”及“艺术性”。其科学性部分可按部就班学得;其艺术性部分可利用创新能力,科学知识及经验导衍而得;反之,具保守权威哲学观者,只相信管理知识之艺术面,以为临床经验是最宝贵的影响他人行为之力量,没有其他知识可参予影响,国人怀保守哲学远较外国人士为多,故常有“反”先进知识之论调出现。
  • 权威哲学的第二点不同在于,持保守权威哲学的人“官大学问大”之观念广泛而根深蒂固。而权威哲学的先进人士较常采用专家知识高于官位之观念。

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多数活动均由人透过组织来完成,无论是经营企业,还是政府公共关系服务,几乎全是群体努力的结果。以往所谓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已经在效率的要求下而遭淘汰。不仅如此,更由于各种变迁极为迅速,经济的快速成长,厂商日渐增多,导致竞争情势愈演愈烈,凡此种种,均促使各种组织规模日渐增大,以求适应生存。这种情形下,要想一个组织能够达到预定目标,就必须依赖良好的组织管理工作。

3.管理哲学与哲学化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所谓哲学化管理,只不过是在管理方法上的一种表现,通过经济的、数学的、社会学的方法,都可以研究和应用管理学,而哲学化的管理同样如此,因此,哲学化管理应该归属于哲学管理的一个部分。

4.管理哲学的体系架构

  • 管理哲学的基本问题:管理是什么(what),管理为什么(why),如何管理(how)。现在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管理上面,却忽略了对前两个问题的研究。
  • 管理哲学的方法论问题:如何创造一种适合管理哲学自身的方法论,而非完全的应用拿来主义。
  • 管理哲学的不断改进:管理的客观环境一直在变化,管理哲学是不是也要随之变化?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