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能力
1.什么是运营能力?
运营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实现所产生作用的大小。
2.运营能力指标
1、人力资源运营能力指标
人力资源运营能力通常采用劳动效率指标来分析。劳动效率,是指企业营业收入或净产值与平均职工人数(可以视不同情况具体确定)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
对企业劳动效率进行考核评价主要是采用比较的方法。例如,将实际劳动效率与本企业计划水平、历史先进水平或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
2、生产资料运营能力指标
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总资产及其各个组成要素的运营能力。资产运营能力的强弱取决于资产的周转速度、资产运行状况、资产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
资产的周转速度,通常用周转率和周转期来表示。(1)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产的周转额与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资产在一定时期的周转次数。周转次数越多,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2)周转期,是周转次数的倒数与计算期天数的乘积,反映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周转期越短,表明周转速度越快,资产运营能力越强。其计算公式为: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数(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生产资料运营能力可以从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固定资产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1、流动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流动资产周转情况的指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本章下同)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和管理效率的高低。其计算公式为:
应收帐款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其中,平均应收帐款余额=(应收帐款余额年初数+应收帐款余额年末数)/2
应收帐款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应收帐款余额*360/营业收入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示周转率高,表明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可以减少坏账损失等。
(2)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本章下同)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管理状况以及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其中,平均存货余额=(存货余额年初数+存货余额年末数)/2
存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存货余额*360/营业成本
一般情况下,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高,表明存货变现的速度快;周转额较大,表明资金占用水平较低。
(3)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总额年初数+流动资产总额年末数)/2
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一般情况下,流动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流动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较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较好。
2、固定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固定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固定资产净值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
其中,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
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固定资产净值*360/营业收入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总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
3、总资产周转情况
反映总资产周转情况的主要指标是总资产周转率,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其中,平均资产总额=(资产总额年初数+资产总额年末数)/2
总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平均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一般情况下,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越好。总资产周转率高,表明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率较高。
4、其他资产质量指标
不良资产比率和资产现金回收率等指标也能够反映资产的质量状况和资产的利用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产资料的运营能力。其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余额+应提未提和应摊未摊的潜亏挂帐+未处理资产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余额)×100%
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平均资产总额×100%
3.企业运营能力分析的意义
- 一、有利于企业管理当局改善经营管理。
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对企业管理当局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优化资产结构。资产结构即各类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上所述,不同资产对企业经营具有不同影响,所以,不同性质、不同经营时期的企业各类资产的组成比例将有所不同。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可发现和揭示与企业经营性质、经营时期不相适应的结构比例,并及时加以调整,形成合理的资产结构。
2.改善财务状况。企业在一定时点上的存量资产,是企业取得收益或利润的基础。然而,当企业的长期资产、固定资产占用资金过多或出现有问题资产、资产质量不高时,就会形成资金积压,以至营运资金不足,从而使企业的短期投资人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不良的印象。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分析、改善资产结构,使资产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以赢得外界对企业的信心。特别是对于资产“泡沫”,或虚拟资产进行资产结构分析,摸清存量资产结构,并迅速处理有问题的资产,可以有效防止或消除资产经营风险。
3.加速资金周转。非流动资产只有伴随着产品(或商品)的销售才能形成销售收入,在资产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非流动资产和非商品资产所占的比重越大,企业所实现的周转价值越小,资金的周转速度也就越低。为此,企业必须通过资产结构分析,合理调整流动资产与其他资产的比例关系。
- 二、有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有助于判断企业财务的安全性、资本的保全程度以及资产的收益能力,可用以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一是企业的安全性与其资产结构密切相关,如果企业流动性强的资产所占的比重大,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强,企业一般不会遇到现金拮据的压力,企业的财务安全性较高。二是要保全所有者或股东的投入资本,除要求在资产的运用过程中,资产的净损失不得冲减资本金外,还要有高质量的资产作为其物质基础,否则资产周转价值不能实现,就无从谈及资本保全。而通过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可以很好地判断资本的安全程度。三是企业的资产结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收益。企业存量资产的周转速度越快,实现收益的能力越强;存量资产中商品资产越多,实现的收益额也越大;商品资产中毛利额高的商品所占比重越高,取得的利润率就越高。良好的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预示着企业未来收益的能力。
- 三、有助于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
资产结构和资产管理效果分析有助于判明其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或其安全性,可用以进行相应的信用决策。短期债权人通过了解企业短期资产的数额,可以判明企业短期债权的物资保现长期资产,可以判明企业长期债权的物资保证程度。在通过资产结构分析企业债权的物资保证时,应将资产结构与债务结构相联系,进行匹配分析,考察企业的资产周转期限(期限)结构与债务的期限结构的匹配情况、资产的周转(变现)实现日结构与债务的偿还期结构的匹配情况,以进一步掌握企业的各种结构是否相互适应。通过资产管理效果分析,则可对债务本息的偿还能力有更直接的认识。
对于其他与企业具有密切经济利益关系的部门和单位而言,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有助于判明企业经营是否稳定,财务状况是否良好,这将有利于宏观管理、控制和监管;对业务关联企业有助于判明企业是否有足量合格的商品供应或有足够的支付能力,亦即判明企业的供销能力及其信用状况是否可靠,以确定可否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或者所能给予的信用政策的松紧度。总之,营运能力分析能够用以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管理水平,乃至预期它的发展前途,关系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