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信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式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是一场有着机器人界“达沃斯”“奥运会”之称的大会,为期5.5天。
在约5.2万平方米的世界,700多件机器人正在轮番上演着人类的日常举动:助残养老、清洁扫地、写春联、送快递、做翻译、弹钢琴、游泳、打拳……据悉,大会吸引了20余个国家,180余家企业700多个展品参展,展会期间企业与项目签约近100亿元。与此同时,本届大会颇具人气,吸引了近30万人次来现场参观,点燃了公众科学热情,掀起了全民创新、创业、创造的新浪潮。
在大会上,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亚洲运营咨询业务及物联网负责人艾家瑞说:“为什么大家说起机器人就会很激动?就是因为它们可以带来价值、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劳动生产率。”更为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做一些人类想做而很难完成的事情。对人类来说,相比一些岗位,显然安全、便利的未来更为重要。
在现场中有一只仿生狗,全称智能四足机器人,它可以能负重5公斤,在地震、泥石流等极端危险、人不宜进入的环境中,它可以独立代替人执行复杂而危险的救灾任务,还可以应用于航天发射场监测等任务。在“有危险,让机器人上!”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据特种机器人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的企划部经理王志江介绍,他们研发了近20余款应用于不同灭火场景的消防应急救援机器人,一旦遇到火情,消防人员可远程遥控机器人进入火灾腹地,后者将火情参数传回消防中心,消防人员再对现场火情进行分析,并操控机器人灭火。
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特种机器人区的一角,摆放着多种外观颇具机械感的机器人,它们的应用场景也多是危险行业,比如矿井、化工厂等。
不过艾家瑞也坦言,虽然谈及技术创新人们总是很激动,但如果实地前往一家制造企业就会发现,它们的成功往往只有30%的因素是依赖于技术,而70%的成功因素则依然需要人来实现,“所以我们不能忘记人,这个世界更离不开人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新型机器人可以自主学习问题的最佳处理办法,完成更为高级的作业。而人类,可以在属于机器人的大会里“遇见”未来,找出哪些岗位注定会消失、被淘汰,哪些又是将引领人机共融社会的蛛丝马迹。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