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意识形态广告

百科 > 广告创意策略 > 意识形态广告

1.什么是意识形态广告

意识形态式广告是新近流行以表达消费对象内心感觉、个人主张、潜意识想法的一种广告创意,其呈现的广告内容,可能完全和商品无关,而只是一种内心的呐喊、片断记忆、纠葛的心结,以意象的方式宣泄,而广告的商品,却成为广告表现中的附属品,借着意识形态的方法,化为生活意识或感觉意识中的一个片断。

意识形态式广告的创意发想,完全着眼在探讨目标消费群的内心世界,必须深入的分析人性心理、意识想法,而概括出一个可供广告表现的意象。这些语言或画面,可能是消费者早已存在且掩饰在表象下的,也可能是消费者从未注意到,而你帮他挖掘出来的。

意识形态广告在视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美学特征。广告人许舜英认为:“我们对美学手段所能扮演的角色有高度自觉。广告的美学手段不是无关痛痒的风花雪月,而是品牌塑造的一部分,因为感官的感受——不论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会累积成品牌的一部分。” 意识形态式广告的代表性杰作,是非司迪麦(STMONAL)口香糖,从黄色、绿色、橘色、紫色到换包装的绝色,都是以意识形态的手法,将司迪麦口香糖带进消费者变幻莫测的心灵深处。由于表现手法特殊,甚至颇多争议,短期内即席卷市场,备受瞩目,其创意的绝妙,无以模仿,也难以取代。

2.“意识形态”如何作用[1]

1、能指与所指的随意指定

能指与所指是符号学的核心概念。在日常语境中,只有能指与所指严格对应的语境才能确保交流双方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意思。能指与所指只能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但是随着符号系统的扩大,视觉符号的膨胀,能指与所指已不再是严格对应的关系,能指开始了“漂移”,所指开始了“滑动”,经过一定的过程,能指与所指甚至可以随意制定对应关系——广告更是随意制定能指与所指的典型。“广告呈现为一个能指,一个词语,这个词语与广告所促销的对象不存在传统的关系,广告使这个词依附于那个对象。广告建构起新型的语言与传播现实。这些虚像的能指恰恰在广告中通过再语境化实现意义。广告利用了能指的漂移。”

在第一则广告中,女主人公外表、服装的能指所对应的已不再是她个人演员身份,而产生了“时尚、知性、有小资生活情调品味的白领女性”这一虚拟所指。从外表、打扮过渡到身份、地位,再过渡到生活品味、消费水准,这样的“漂移”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

(1)图像的催眠

广告中精致唯美的场景与经过精心后期处理的画面构成了一个虚构的完美空间。在强调“视觉快感”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于用有意无意的目光追逐美丽、精致、无瑕疵的外壳,长期在各种电视节目中出现的精细画面使观众习惯于“视觉快感”,逐渐满足于对画面品质的感性追求,美的、干净的、精巧的、整洁的是人们愿意看的,肮脏的、泥泞的、甚至是真实的血腥的画面都要经过剪接或马赛克处理,不再刺激人们流连于表层感性美丽的接受习惯。经过精心拍摄处理的,美感、观看感十足的画面是意识形态广告的必备要素。以批判的视角来看,这未必不是一种对事物真相的掩盖与美化。

从人的认知习惯上说,前后按时间顺序出现的画面受众习惯于用因果关系来解释。在唯美场景与商品的画面承接中,一次次的暗示人们一种虚构的完美与商品间的因果依存关系。在广告精致唯美的画面中,无可挑剔的背景音乐也为观众搭起了无穷的幻想空间,任何故事——反映人们心中真正需要的故事都在这种画面中产生。“观众对电视广告意义的读解由于受图像现实影像的限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接受已经凝固的意义,这是广告商利用图像符号能指与所指关系让广告发挥效力的重要机制。”

(2)自我的建构

在能指与所指发生了漂移的时候,传受双方对于同一能指的理解已经不可能完全一致了。但精确与一致绝不是意识形态广告的目标。如果说德芙只是一块代表了外国先进工艺与高品质的巧克力,以其高出竞争对手近十倍的价格肯定不会受到消费者如此的追捧。“不要贩卖商品,要售卖梦想 ”,奥格威早已通过其创造的“戴眼罩的男人”的形象告诉我们,面向消费者,说得不清不楚,或者干脆什么也不说,把阐释的过程留给消费者,也许是最好的办法。

在消费者对电视画面视觉符号传递的一个又一个能指的时候,对其自行意义建构起作用的首先是个人经验——而在现代社会,大部分知识是来自媒体的间接经验,尤其是电视。一个女演员如何成了“时尚、有品味的白领”这一能指,这个建构是由无数的电视剧、娱乐杂志、其它商业广告、新闻节目等等共同完成。如第一则广告中,“上海”、“外滩”、“咖啡”、“阅读小说、外形姣好的女性”这种种生活片断的碎片被一一抛示给观众。观众通过种种个人经验自行将其拼贴起来,建构出了一个完整的存在自己幻想之中的影像——某些年轻又富于想象的观众甚至会将这种种片段建构成一段虚幻的叙事。对于这些碎片能建构成什么样的具体完整影像广告创作者无法确定,但是他们只要能够确定核心的“时尚”、“品味”、“小资”这些元素被传达出去就达到目标了。这则广告中,演员与小资品味、小资品味与巧克力、丝绸缎带与德芙巧克力这些视觉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是由广告自身随意指定的,这种随意指定以约定俗成的指代规则为基础——满脸皱纹,或衣着不得体的主角是不可能与“白领”建立联系的;再通过时间秩序上的先后与不断的重复;然后辅以其它媒介提供的类似指定,由此实现这场随意指定的联系。画面的堆砌中,与商品有关的絮絮叨叨话语被减少到了最低限度,仅一句“此刻尽丝滑”就使沉溺于唯美感性画面与音乐中的观众消极接受了这种随意的符号组合。

2、消费逻辑的隐性阐释

法国理论家鲍德里亚用“商品拜物教”来形容经济秩序至高无上的现代社会的逻辑,消费社会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景观。“三日不购衣便觉面目可憎,三日不购物便觉灵魂可憎”便是赤裸裸的消费欲望表达。在德芙巧克力广告中,同样通过对消费至上的隐性阐释使无数疯狂的消费者愿意掏钱来完成“象征的消费”。

在第一则广告中,“白领”身份背后的工作竞争、加班时间、薪资水平、购房压力都被掩盖在唯美的视觉符号背后,巧克力的物理属性、品质、产地都已不是重点,“德芙”已经直接与光鲜的主角形象建立所指,被赋予了时尚与身份、品味的象征,巧克力这一简单透明的商品变得高贵、奢华起来。

在第二则广告中,主角在“镜像”中实现了对高档时装、首饰的占有,简直是活生生的德芙“造梦”的隐喻,实际上的拥有已不是重点,主人公满足的微笑、自足的处境与尽享德芙建立所指,可以说是对高档奢侈品消费的一场“教化”,巧克力这种食品与对美丽、奢华的占有联系起来,成为进一步复杂、模糊的象征。

“针对人们希望得到社会承认的心理需要,广告以社会规范的方式说服消费者接受自己的观点,展示、规定消费者‘你该怎么活’。”德芙巧克力的目标消费群为16-40岁的城市中等收入女性,对“白领”抱有幻想与憧憬,对自己“白领”身份亟待承认的女性们都在被告知:拥有德芙,你就是广告中的主角。她们不是在消费巧克力,而是在消费德芙本身作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世界。

此处“意识形态广告” 的作用机制是将“消费”这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精神状态展现,说服消费者不仅是物质性,更多是精神性的消费商品的“象征”——这种象征往往是建立在消费者自身固有的欲望上,不是赤裸裸的说出欲望,而是建立起与欲望相切合的象征——德芙巧克力的目标消费群基本都具有“身份展示与承认”的欲望,商品正是以此建立象征,如果不是消费象征的话,昂贵的巧克力这种商品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

评论  |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