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评价方法
1.什么是业绩评价方法[1]
业绩评价方法是指根据业绩评价的目标,评价主体将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进行对照分析,得出评价结沦的过程。
2.业绩评价方法的类型及内容[2]
目前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评价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型:单一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
- 1.单一评价方法
单一评价法是指选择单一指标,计算该指标的实际值,并与所设置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对评价客体的经营业绩做出评价。这一方法固然简便,但从理论分析来看,存在下列缺陷:一方面,单一的业绩评价指标往往难以涵盖评价对象的所有信息,这势必使业绩指标的质量特征受到影响。研究成果表明,业绩指标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可以通过多个业绩指标的合理搭配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影响企业业绩的关键因素更加复杂,业绩表现形式趋于多元化,例如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既有经济业绩指标,也有环境业绩指标。这样,即使综合性较强的单一指标也难以全面反映经营管理业绩的整体特征。因此,在实践中应尽量采用综合评价方法。
- 2.综合评价方法
在实践中一般采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是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例如传统综合评价法中的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现代综合评价法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简称FCE)和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等都属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之列,它们常常被综合运用于企业的综合业绩评价中。以下是对上述几种综合评价方法的概述:
(1)功效系数法。
功效系数法是传统业绩评价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指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将多项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然后以满意值为上限,以不允许值为下限,计算各指标实现满意值的程度,并转化为相应的评价分数,经加权平均求得综合评价分数,以评定评价对象的综合业绩水平。它具有如下特点:
①能够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拟订不同侧面的多个评价目标,对多个变量进行分析判断,这个特点正好满足了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评价要求;
②依据从不同侧面进行评价的多个目标。设定了多项定量的评价指标,这满足了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多项指标的评价需要;
③为避免由单一评价标准而造成的评价结果误差,根据评价指标值的范围,设置了在相同条件下评价某项指标所参照的多个评价标准值.同时根据评价对象在评价标准范围内所处位置与评价标准值的距离,设置了功效函数。这些特点能够实现在现代企业各项指标值相差较大的情况下,真实反映企业的业绩状况,客观、公正评价企业的战略目标。我国财政部等四部委1999年颁布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针对定量指标就采用了这种评价方法。
- (2)综合分析判断法。
综合分析判断法又称为专家判分法,指由评价专家按照独立、客观和公正的原则,根据自身的学识、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参照既定的评价标准,采用主观分析判断的方法,从不同侧面对评价对象进行质和量的分析,确定出评价对象的总体特征。综合分析判断法属于一种定性评价方法,可以将影响业绩的全部因素尽可能综合考虑到评价工作中去,使评价结果更接近事实。它避免了由于各种计量模型中变量选择和数据导入的偏差所导致的评价结果不够准确的情形,但综合分析判断法受评价专家的主观意志和价值趋向的影响较大,评价结果难以做到完全客观公正。因此在企业业绩评价工作中,综合分析判断法往往是作为功效系数法的补充,弥补定量评价方法的不足。比如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就是采用以功效系数法为主、综合分析判断法为辅的业绩评价方法的一个典型例子。
- (3)模糊综合评判法。
该方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运用模糊集合理论,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它可将定量测试与专家系统结合起来,解决多因素(指标)、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其基本原理:它首先确定被评判对象的因素(指标)集U=(X1,X2,…Xm)和评价集V=(V1,V2,Vm)。其中,Xi为各单项指标,Vi为对Xi的评价等级层次,一般可分为五个等级:V={优、良、一般、较差、差)。最后把模糊评判矩阵与因素的权重集进行模糊运算并进行归一化,得到模糊评价综合结果。模糊综合评判法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隶属函数和模糊统计方法为定性指标定量化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实现了定性和定量方法的有效集合;而且,模糊评价综合结果为一向量,即评语集在其领域上的子集,克服了传统数学方法结果单一性的缺陷,结果包含的信息量丰富。但是,模糊综合评判法也存在缺点,比如,在某些情况下,隶属函数的确定有一定困难;评价指标间的相关造成评价信息重复;各因素权重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等。
- (4)层次分析法。
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tty提出了一种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分析问题的方法,称为层次分析法。它是一种灵活、简便而又适用的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方法。它把一个复杂的问题按一定原则分而治之,即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对每一个子问题作同样的处理,由此得到按隶属关系形成的有序多层次结构,对同一层的各元素进行两两比较,并用矩阵运算确定出该元素对上一层支配元素的相对重要性权数,进而确定出每个子问题对总目标的重要程度权数。该种方法较好地考虑和集成了综合评价过程中的各种定性与定量信息,通过主观的逻辑判断分析和客观的精确计算推演,既吸收了定性分析的结果,又发挥了定量分析的优势,使决策过程具有很强的条理性和科学性,可以处理许多传统的最优化技术无法着手的实际问题,应用范围也比较广泛。但该方法在应用中仍存在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评价专家主观上的不确定性及认识上的模糊性,而且判断矩阵易出现严重的不一致现象。
3.业绩评价方法的演进[3]
业绩评价的研究与实践从来就没有停止过。20世纪60年代至今,从最初的单纯的财务评价到以财务为主结合非财务指标的评价,再到以战略为导向的关键成功因素的评价,业绩评价的研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不断完善。
- (一)20世纪60年代
20世gg60年代,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状况是:许多控股公司的重点目标是税负最小化。母公司一般只注重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子公司只是母公司达到其目标的一种工具,母公司极少关心其业绩评价问题;许多控股公司出于成本效益及管理便利考虑,常借助“投资中心”或“利润中心”实施对子公司的管理与控制。这一时期,运用最广的业绩评价指标为销售利润率,但也有一些控股公司已开始运用投资报酬率(R01)和剩余收益。人们开始认识到有必要针对子公司特有的经营环境,建立适合控股公司的特定业绩评价方法。控股公司业绩评价思想便开始萌生。
- (二)20世纪70年代
20世纪了0年代,业绩评价方法的主要成果:1971年,麦尔尼斯(Melnnes)分析了30家美国跨国公司的业绩评价系统,发表了《跨国公司财务控制系统——实证调查》,指出最常用的业绩评价指标是投资报酬率,其次为预算比较和历史比较。
1973年,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的国际会计委员会在一份报告中提出:海外经营缺乏独立性,使用“利润中心”的方法并不妥当;利润受转移价格的影响很大,而转移价格又是子公司经理所不能控制的。该委员会建议在进行预算比较时最好区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并使用附加的非财务数量指标。
1979年,伯森(Persen)与莱西格(Lessig)通过其对400家跨国公司所作的问卷调查指出,较常用的业绩评价方法为经营预算比较,并且认为这些公司在评价方法上缺乏一致性。评价系统因为环境相异及环境变化而不同,在评价中常使用主观判断来补充客观的数量指标;虽然经营预算比较法比较流行,但是五年以后,ROI将成为重要的指标;五年以后,通货膨胀调整的ROI将被广泛接受;跨国销售比重大的公司,最常用的转让价格基础是成本加成;其他在业绩评价时采用的财务指标有对EPS的贡献、公司现金流量、贴现现金流量或内含报酬率(1RR);58%的公司同时使用当地货币和母公司货币来计量业绩标准;一些常用的非会计指标有市场份额、质量控制、人工周转率等,这些指标主要用来对经理的评价。
这一时期的其他可用的评价方法则有:销售利润率、投资报酬率、每股收益率、现金流量和内部报酬率等。20世纪70年代跨国公司的业绩评价方法的特点是:
(1)受当时权变理论影响,各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差异较大,评价方法缺乏共同性和一致性。因为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企业应对自己所处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选用适合自身环境的管理方法。
(2)普遍关注投资报酬率、预算比较、利润等纯财务指标。
(3)未考虑各国间的环境差异和汇率变动对业绩评价方法的影响。
(4)对企业的评价和对企业管理者的业绩评价没有区分。
- (三)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方法体系,以投资报酬率及预算比较为核心,还包括利润、现金流量、各种财务比率。
美国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者比较注重企业的获利能力,因而偏重于以利润指标作为业绩考核的主要标准,投资报酬率则居于第二位;英国跨国公司最常用的指标则是预算与实际利润比较、投资报酬率预算与实际投资报酬率比较,利润指标则被列在第二位。许多跨国公司已意识到非财务指标对评价业绩的现实作用,开始以市场占有率、与东道国政府的关系以及生产率等非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的补充指标。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公司倾向于把销售收入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指标:而美国则更看重投资报酬率,见下表。
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业绩评价广泛运用的财务指标可分为两大类:
- (1)投资报酬率
它是指投资与获得的报酬两者的比率。此指标将企业收益与特定的投资基础联系,是评价子公司经营业绩最常用的方法。报酬与投资的计算方式有多种,许多英美跨国公司倾向于使用扣减利息和税前收益作为报酬;而对投资,大多数公司则都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用根据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投资作为分母。
- (2)预算
跨国公司编制预算时一般考虑子公司所在国的环境影响,并由下至上逐级汇总而成;在编制预算和依据预算评价业绩时,还要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大部分跨国公司在编制预算和评价业绩时,均采用预期汇率。其理由有三:首先,预算用预期汇率可鼓励子公司的经理在决策时分析影响预期汇率变动的因素,使其所作的决定与总公司的目标保持一致;其次,用预期汇率评价经营业绩,可使子公司经理免于对他们不能控制的汇率变动负责;最后,可使外汇风险管理工作在整个公司范围内得到全面落实。
也有些跨国公司认为,编制预算时采用预期汇率的方法可鼓励子公司的经理将预期汇率变动所产生的影响结合到预算期内的经营计划中;而在评价业绩时采用期末汇率的方法,则可让子公司的经理对未预计到的汇率变动负责,这样可鼓励他们进行套期保值。因此,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方法更能促成经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
20世纪80年代跨国公司业绩评价方法主要有如下特征:
(1)已形成了预算与实际利润比较、投资报酬率、现金流量等以财务指标为主的、比较完整的业绩评价方法体系;
(2)在计算评价业绩的财务指标时,已考虑到汇率变动、通货膨胀、转移定价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业绩评价方法更为合理;
(3)已对子公司的业绩与公司经理人员的业绩进行区分,如主要采用投资报酬率评价子公司业绩,而在评价经理人员业绩时偏重于以预算为标准;
(4)已将非财务指标作为业绩评价系统的补充组成部分。
- (四)20世纪90年代
20世纪90年代,企业面临的环境是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时代来临,金融工具使用频繁,市场瞬息万变,全球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对原有的业绩评价体系进行革命性的改革。改革的大趋势是:
- (1)预算的作用日趋减弱
大部分跨国公司认为,预算具有淡化战略意识、难以促使企业业绩持续提高的缺陷,同时,编制预算又要耗费很多时间与财力,对公司的实际价值也不大。有些跨国公司已放弃使用年度预算,改用“同步计划过程”(Concurrent Planning Process)。这种方法兼顾企业长远利益,运用关键业绩指标、滚动预测等更具灵活性的指标来衡量企业业绩。此外,曾因推进作业成本法(ABC)而闻名西方企业经营学界的国际研究机构(CAM-1)则认为,对预算的修修补补已不能适应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该机构正在进行一项名为“超越预算”(Beyond Budgeting)的计划,旨在摆脱传统算法的束缚,从而形成能适应战略布置、规划、资源配置和业绩管理,更具现实意义的新方法。尽管传统预算仍将作为跨国公司的业绩评价方法而在相当时期内继续存在,但其作用与地位已不如以前。
- (2)非财务指标日显重要
顾客满意评价作为导向;注重过程创新和过程评价;R&D评价受到重视;质量评价已形成国际标准。战略管理理论使人们意识到仅运用财务指标评价跨国公司业绩的不足。一位研究者在对15家英国跨国公司调查后得出结论:“非财务指标更能促使企业改进管理”。目前,得到公认的评价跨国公司业绩的非财务指标有: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与服务指标(它们包括:产品瑕庇率、返修率、退货率)、顾客满意度指标、生产率指标(它常用单位雇员增值额和每一直接人工小时生产量奉示)、人力资源指标、子公司创新能力指标、过程控制指标。
- (3)强调创新、学习和知识资本等无形资本的评价
企业越发认识到应从长远角度考虑创新与学习的标准,即企业能否持续提高和创造价值。如果员工不能明确理解公司目标及努力为公司工作,公司就很难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在信息技术及科技日新月异的今日,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甚至已超过了有形资产。因此,多数跨国公司将雇员对本企业的满意程度、雇员培训与发展计划、劳动力流动状况、雇员技能、职位晋升等有关人力资源的指标作为考核子公司经理人员业绩的重要依据。
- (五)21世纪信息时代
在工业时代,利用资本回报率这样一项综合性的财务评价方法,既能引导公司的内部资本物尽其用,又能监督各经营部门使用资金和实物资本为股东创造价值的效力。信息时代使工业时代竞争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变得过时。单靠把新技术引进实物资产之中和出色地管理资产和负债比例,各公司已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公司两者来说,信息时代的环境决定了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必须具备新的能力。对于一家公司来说,同对实物和有形资产的投资和管理相比,对其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形资产的运用和开发的能力要重要得多。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人类逐渐步入了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企业是建立在如下的运作假设基础上:
(1)业务程序通用化。信息时代的企业采用跨越各项传统业务功能的通用的业务程序,这种程序把社会生产的专业化特点同一体化经营程序的快速、高效和优质相结合。
(2)客户、厂商和供应商联系一体化。信息时代缩短了企业与客户和供应商的距离,使企业供产销联系一体化,从而使供产销各方的时间、成本和质量得到巨大改善。
(3)客户需求个性化。信息时代的消费者向着更高的消费层次迈进,从而要求企业从工业时代的低成本、标准化的少品种,多批量的生产制造,转向信息时代的以顾客需要为准则的满足不同顾客的不同需要的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服务。
(4)企业战略和企业规模全球化。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迫使企业必须把营造规模和全球战略放在首位,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赢得竞争优势。
(5)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信息时代企业的常生不老、长盛不衰的良药。
(6)知识经济和管理至关重要。信息时代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白领”和“蓝领”的界限变得模糊,所有员工都必须凭借自己的知识和所能提供的信息来贡献并实现自身价值。知识经济和知识投资与管理对信息时代的企业至关重要。
信息时代的企业竞争需要各种各样的改进建议:全面质量管理,即时生产和销售系统在时间的基础上进行竞争,精简之后的生产和企业,建立在活动基础上的管理,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群策群力,工程再设计。每项计划都为公司的股东、客户、供应商和雇员当中的许多人,提供取得突破性进展和进一步创造价值的希望。这些计划不是为逐步改良企业或求得生存,而是跃进式地提供业绩,使企业在新的信息时代竞争中能够获得成功。但是,这些计划当中的许多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原因在于评价标准的片面性,因此,业绩的突破性要求实现重大改革,包括改革企业所采用的评价和管理系统。要想使企业在此行业竞争力更强,技术水平更高,不能只靠对过去的业绩的评价方法及监督和控制体制。
4.业绩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4]
20世纪中后期,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来临、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相对于环境的变化,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也随之转移,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是必然的趋势。
鉴于传统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只包括财务方面的绩效,不包括非财务绩效,因而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企业的资源和实力,难以满足新经济形势下公司管理和公司治理的评价需求。据此,为了满足实践的需要,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改革和发展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评价内容的范围不断改进和扩大,不再局限于影响当期绩效的有关因素,未来绩效的驱动因素也纳入业绩评价体系。企业每一阶段的业绩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表现为当期或近期的利润、现金流量等财务业绩的改善。二是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即战略目标的实现,有助于未来绩效的提高,如科研投入、人力资本投资等。这些投入不但不能体现当期效益,而且会降低当期的投资报酬率、现金流量等财务业绩,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却至关重要,是企业未来绩效的驱动因素。新型业绩评价体系更加关注未来绩效的驱动因素,如客户满意度、市场占有率、产品和服务质量、人力资源素质、知识和信息生产力等。
第二,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并重,关注企业长、短期发展能力。非财务指标包含过程信息,更直接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本身,而不是短期财务表现,是未来财务业绩的主要指示器。相对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具有以下优点:不易受经营者操纵;其披露的信息在很多方面能弥补财务指标的不足,反映企业的非财务资产价值和长期发展能力;容易将业绩评价和业绩管理相结合,推动企业价值的增加。
第三,业绩评价不再仅仅是控制的手段和激励的前提,而成为战略管理的一个有效工具,其沟通、导向的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把企业的总体战略和发展前景分解成具体可操作的指标下达给企业各个层次的员工,使他们充分理解企业的战略,从而引导员工的行为,为实现企业的战略而共同努力。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系统,也是一种战略管理系统,注重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经营过程以及与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评价。